[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防撞报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7544.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利权;周利勇;刘文进;陈君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匣子(杭州)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Q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性连接 单片机 输出端 中央处理器 扫描驱动 车辆防撞报警 报警信号 超声波信号放大 超声波发射器 环境感知系统 无线发送器 放大电路 环境感知 信号通过 语音电路 智能交通 倒车档 提示灯 触发 手机 反射 发送 便利 运作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撞报警的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和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超声波发射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LED显示屏模块,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扫描驱动,所述扫描驱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倒车档。本发明通过放大电路将超声波信号放大并对反射的时间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的结构导入单片机内,并触发语音电路、LED显示模块、扫描驱动、提醒提示灯同时运作,从而为事故勘察、智能交通提供便利,通过中央处理器将报警信号及环境感知信号通过无线发送器发送至手机,当驾驶员远离汽车时也能接收到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撞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防撞报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私家车的拥有量不断增加,从而也造成使交通事故在逐年增加,为了减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在汽车上设置防撞报警系统辅助驾驶员行驶。
然而现有的防撞报警系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报警的速度较为缓慢,降低了驾驶员接收信息的速率,当驾驶员与汽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且有车辆碰撞到汽车时,驾驶员不能及时的接收到车辆报警的信号,且不能及时对其作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了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报警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防撞报警的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和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超声波发射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LED显示屏模块,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扫描驱动,所述扫描驱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倒车档,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提醒提示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语音电路,所述语音电路的输出端设置有喇叭,所述环境感知系统包括图像摄影头、雷达传感器、激光测距仪、定位导航仪、V2X车联网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分析处理器,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图像摄影头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的输出端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导航仪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V2X车联网系统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放大电路,所述发大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与超声波发射器相匹配的超声波接收器。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无线发送器,且无线发送器连接有手机,所述手机上设置有相适应的APP。
优选地,车辆防撞报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超声波发射器向障碍物发射超声波信号,然后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并将超声波信号导入放大电路内,通过放大电路对超声波信号传播的速度和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信号A;
步骤2:将信号A导入单片机,触发单片机对语音电路、LED显示模块、扫描驱动、提醒提示灯发出指令信号,从而对驾驶员进行防撞报警提醒,并得到信号B;
步骤3:信号B触发扫描驱动运作,带动倒车档自动倒车;
步骤4:图像摄影头、雷达传感器、激光测距仪、定位导航仪、V2X车联网系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和定位,并将拍摄和定位的信息导入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对拍摄和定位的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从而得到信号C;
步骤5:通过单片机和信息处理系统分别将信号A和信号C导入中央处理器,从而得到信号D;
步骤6: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发送器将信号D导入手机,并在APP上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匣子(杭州)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匣子(杭州)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7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层客车
- 下一篇:用于检测车辆内的目标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