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电压供给装置、显示装置和交流电关机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7881.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栋;邹宜峰;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208;G09G3/32;G09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电 显示驱动电压 供给装置 显示装置 掉电检测模块 关机控制 掉电 开关元件控制 微控制单元 准确度 时序 电源电压 电源模块 电致发光 掉电检测 掉电状态 开关元件 直接检测 误判 放电 关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压供给装置、显示装置和交流电关机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压供给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两个开关元件、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和微控制单元,通过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直接检测交流电的掉电状态,通过两个开关元件控制电源电压和电致发光电压的掉电,由此可以最快速度的反映交流电的输入情况,对交流电掉电检测的速度及准确度都大幅提高,确保掉电时序满足放电需求,有效避免了显示装置对交流电关机的误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压供给装置和显示装置,还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源的交流电关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在关机的时候需要一个放电过程,具体要求是保证电源电压(即VDD电压,指逻辑板、驱动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在电致发光电压(即EVDD电压)关闭后继续保持30ms以上。
在交流电关机(即AC关机,指直接拔电源插头或者外部电网断电等情况)的时候要想满足该放电过程的要求,需要准确检测交流电何时掉电。
目前对交流电掉电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VDD电压的掉电状态来间接检测交流电是否掉电,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可能会有其它情况导致VDD掉电,比如系统接入一个比较大的容性负载,VDD短时间内被拉低然后恢复,若将该情况判断为交流电掉电则会造成误判;而且,该方法对交流电掉电的检测容易滞后,若要满足放电需求就需要提高电源板的掉电保持能力,而掉电保持能力提升通常较为困难。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并迅速检测交流电掉电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压供给装置,能够及时准确的检测交流电关机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电关机控制方法,能够满足交流电关机时的放电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压供给装置,包括:
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接收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电致发光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源电压;
第一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显示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掉电;
第二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显示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端掉电;
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交流电接收端,以检测所述交流电接收端是否掉电;
微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用于根据所述交流电接收端的掉电情况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和关断。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包括:
交流电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电电压;
电源输入端,用于提供所述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的工作电压;
隔离开关,分别连接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和电源输入端,用于隔离所述交流电电压和所述电源电压,且将所述交流电电压转化为电平信号,以传递给输出端;
第三开关元件,连接所述隔离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平信号向输出端传递;
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检测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开关为光耦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为三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流电掉电检测模块还包括:稳压元件,连接所述交流电输入端,用于稳定所述交流电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压元件包括两个反向串联的稳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7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