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8087.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解帅;黄建波;查显卫;王伟;邓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成型 一次性浇筑 管廊 节段 一次性整体浇筑 底板 混凝土浇筑 横断面 侧墙模板 承重支架 顶板钢筋 顶板模板 定位放线 钢筋绑扎 施工缝处 施工周期 整体成本 纵向分层 分阶段 侧墙 种管 渗水 混凝土 对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包括(1)定位放线;(2)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3)侧墙模板安装;(4)承重支架安装;(5)顶板模板安装;(6)顶板钢筋安装,还包括如下步骤:(7)混凝土浇筑。管廊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采取横断面对称浇筑纵向分层依次浇筑成型,相对于分阶段浇筑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缝处不易渗水、整体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浇筑方法领域,具体为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常采用多仓形式布置,多仓式综合管廊采用分阶段浇筑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缝处易渗水、整体成本高的缺点,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包括(1)定位放线;(2)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3)侧墙模板安装;(4)承重支架安装;(5)顶板模板安装;(6)顶板钢筋安装,还包括如下步骤:
(7)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浇筑,管廊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时,起始混凝土坍落度为180mm-200mm,此时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浇筑满整个底板,之后混凝土坍落度为17010mm浇筑至管廊内底以上20cm,等待45min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中隔墙开始浇筑,再浇筑右侧外墙,最后浇筑左侧外墙;之后每层浇筑厚度为30~50cm,浇筑顺序与第一层一致。
所述步骤(2)中,绑扎侧墙钢筋时,在两侧每隔2m设置一道加固撑筋。
所述步骤(3)中,底板倒角处采用铝模,侧墙模板安装时两侧加设钢管斜撑,内墙模板安装时,需先焊接模板定位支撑架。
定位支撑架采用C20钢筋焊接制作,钢管斜撑间距为1.8m。
所述步骤(4)中承重支架底部采用底托加固,将底托带线定好位置后,再安装立杆、横杆和顶托。
底托采用成品底托,中部焊接止水钢板,底托安装完成后先安装竖向立杆及第一层横杆,之后再安装上部横杆及顶托,待横杆与立杆安装完成后再安装横向和纵向剪刀撑。
所述横向剪刀撑每隔5m安装一道,纵向剪刀撑设置在舱体两侧立杆外侧并连续搭设。
竖向立杆及第一层横向杆初步安装完成后需要将架体进行微调。
所述步骤(6)中,顶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安装侧墙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管廊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采取横断面对称浇筑纵向分层依次浇筑成型,相对于分阶段浇筑具有施工周期短、不易渗水、整体成本低的优点。
2、内墙模板安装时先焊接模板定位支撑架可以支撑模板,矫正模板位置,调整倒角模板错台,侧墙模板安装时两侧加设钢管斜撑可以增强模板支撑强度,防止模板倾倒。
3、绑扎侧墙钢筋时,在两侧设置加固撑筋,可以形成对钢筋框架的有效支撑,避免一次性浇筑时钢筋移位。
4、竖向立杆及第一层横杆安装完成后进行微调可以使架体横平竖直,整洁美观,为上层横杆和剪刀撑安装打好基础。
5、定位支撑架采用C20钢筋焊接制作,斜撑间距为1.8m,横向剪刀撑每隔5m安装一道,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8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