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8964.8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中;蔡敏;朱君;陈金龙;乐金迅;余岚;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0;C02F11/14;C0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泥改良剂 底泥 制备 配方 酵母菌 微生物絮凝剂 活性炭 恶臭气体 强氧化剂 芽孢杆菌 粘土矿物 光合菌 消泡剂 重量份 淀粉 | ||
1.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絮凝剂5~8份、酵母菌颗粒1~3份、芽孢杆菌颗粒1~3份、光合菌颗粒1~3份、粘土矿物20~30份、活性炭10~20份、强氧化剂2~5份、消泡剂5~8份,淀粉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氧化剂为过氧化镁或过氧化钙,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丙烯和聚氧乙烯在引发剂存在下的嵌段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絮凝剂5份、酵母菌颗粒1份、芽孢杆菌颗粒1份、光合菌颗粒1份、粘土矿物20份、活性炭10份、强氧化剂2份、消泡剂5份,淀粉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絮凝剂5份、酵母菌颗粒1份、芽孢杆菌颗粒1份、光合菌颗粒1份、粘土矿物25份、活性炭15份、强氧化剂2份、消泡剂5份,淀粉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絮凝剂7份、酵母菌颗粒2份、芽孢杆菌颗粒2份、光合菌颗粒2份、粘土矿物20份、活性炭10份、强氧化剂4份、消泡剂7份,淀粉8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絮凝剂7份、酵母菌颗粒2份、芽孢杆菌颗粒2份、光合菌颗粒2份、粘土矿物25份、活性炭15份、强氧化剂4份、消泡剂7份,淀粉8份。
7.一种底泥改良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指定的重量份称取微生物絮凝剂、酵母菌颗粒、芽孢杆菌颗粒、光合菌颗粒、粘土矿物、活性炭、强氧化剂、消泡剂、淀粉;
S2:将粘土矿物和活性炭分别在研磨机内研磨成粒径在1.5~2.5毫米的粉状,将微生物絮凝剂、酵母菌颗粒、芽孢杆菌颗粒、光合菌颗粒、强氧化剂、消泡剂、淀粉以及研磨后的粘土矿物、活性炭共同放置于同一个的搅拌罐,对搅拌罐进行加热,并维持搅拌罐内部温度在30~40度,通过搅拌机对混合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4小时,得到均匀的糊状物质;
S3:将糊状物质进行造粒,颗粒直径在2~5毫米,造粒完成后在干燥箱进行干燥,完成后对颗粒进行密封包装入库,使用时,可直接将该颗粒均匀撒在河里,在重力作用下颗粒沉于水底,并对河底淤泥进行改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89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