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9083.8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仁辉;曹新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0 | 分类号: | B28B7/10;B28B1/087;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1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出块 预制槽 预制墙板 滑移连接 预制模具 顶出装置 驱动机构 长度方向间隔 便捷性 槽口 顶出 顶面 模具 内顶 平齐 施工 取出 驱动 | ||
1.一种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包括预制模具(1)、设置于预制模具(1)上的预制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2)槽底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顶出槽(21)、第二顶出槽(22),若干所述第一顶出槽(21)、第二顶出槽(22)沿预制模具(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预制模具(1)的中心位置还开设有第三顶出槽(23),所述第一顶出槽(21)内滑移连接有第一顶出块(11),所述第二顶出槽(22)内滑移连接有第二顶出块(12),所述第三顶出槽(23)内滑移连接有第三顶出块(13),所述第一顶出块(11)、第二顶出块(12)及第三顶出块(13)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顶出槽(21)、第二顶出槽(22)及第三顶出槽(23)的槽口相平齐,所述预制模具(1)内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顶出块(11)、第二顶出块(12)及第三顶出块(13)同时向上运动以顶出预制模具(1)内预制墙板的驱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穿设于若干所述第一顶出槽(21)内的第一驱动杆(31)、穿设于若干所述第二顶出槽(22)内的第二驱动杆(32)、穿设于所述第三顶出槽(23)内的第三驱动杆(33)、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及第三驱动杆(33)上的传动组件(34)及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及第三驱动杆(33)同时转动的驱动组件(35),所述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及第三驱动杆(33)均突出于所述预制模具(1)的侧壁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34)带动所述第一顶出块(11)、第二顶出块(12)及第三顶出块(13)向上顶出,所述传动组件(34)位于所述第一顶出槽(21)、第二顶出槽(22)及第三顶出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4)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出块(11)、第二顶出块(12)及第三顶出块(13)内的螺杆(341)、同轴连接于所述螺杆(341)上的第一锥齿轮(342)、同轴连接于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及第三驱动杆(33)上的第二锥齿轮(343),所述第一锥齿轮(34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43)相互垂直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5)包括设置于所述预制模具(1)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51)、同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351)输出轴上主动轮(352)、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31)凸出预制模具(1)部分的第一双槽皮带轮(353)、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杆(32)凸出预制模具(1)部分的第二双槽皮带轮(354)、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杆(33)凸出预制模具(1)部分的从动轮(355),所述驱动电机(351)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及第三驱动杆(33)凸出预制模具(1)部分位于同一侧,所述主动轮(352)与所述第一双槽皮带轮(353)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4),所述第一双槽皮带轮(353)与所述第二双槽皮带轮(354)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5),所述第二双槽皮带轮(354)与所述从动轮(355)之间套设有第三皮带(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槽(21)、第二顶出槽(22)及第三顶出槽(23)的槽壁上沿槽深方向均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第一顶出块(11)、第二顶出块(12)及第三顶出块(13)的侧壁上设有滑移连接于所述导向槽(7)内的导向块(8),所述导向槽(7)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有与所述导向块(8)侧壁相抵的第一抵接块(71)、第二抵接块(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2)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槽壁上均等间隔开设有若干置钢筋槽(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墙板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2)的槽壁上沿槽深方向设有第一刻度线(9)、第二刻度线(10),所述第一刻度线(9)与所述置钢筋槽(24)的槽底相平齐,所述第二刻度线(10)位于所述第一刻度线(9)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90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坯挤出装置
- 下一篇:预制房单元的模具和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