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9213.8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秋;冯晓燕;张佳;赵京超;于深辉;危利;张玲;张磊;车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海洋(北京)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77;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fp 10 特异性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结核菌临床辅助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由CFP‑10特异性单抗与纳米磁珠偶联获得;所述CFP‑10特异性单抗所识别的抗原在RD1区,所述纳米磁珠为含NHS功能基团的纳米磁珠。本发明提供的含NHS(琥珀酰亚胺)功能基团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微球偶联CFP‑10单抗及建立的富集捕获结核分枝杆菌,能增加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及特异性,提高结核的临床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核菌临床辅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随着病情不断恶化而导致全身多系统疾病,属于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报道,2016年全球新发现的结核病例约1040万,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的8.6%,成为排名世界第三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因此,对于结核病疫情的防控刻不容缓,早期诊断和及时规范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致病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细菌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但结核病的诊断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涂片抗酸染色。由于培养法其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8周,不能满足结核病早期临床诊断,因此结核病(TB)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涂片抗酸染色法,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涂片抗酸染色镜检观察法是细菌学检测方法中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敏感性低,对细菌的数量要求较高,只有当痰液中含5000-10000个菌/ml才能检测到抗酸菌,因此阳性检出率较低。而且由于其他杆菌如放线菌和红线菌都具有部分抗酸染色特性,造成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差。由此可以看出,对标本中致病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特异性标志物进行富集,对提高细菌学检查的阳性率和特异性至关重要。
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的RD1区基因Rv3874编码,在体内和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SAT-6)形成1∶1异二聚体复合物发挥生物学功能,激发强烈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由于CFP-10所在的RD1区只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中,而其他分枝杆菌及BCG中均缺失该区序列,因此成为结核病诊断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结核诊断中因结核分枝杆菌浓度要求导致阳性检出率低以及特异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的应用。所述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应用于富集捕获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抗酸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以便满足临床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由CFP-10特异性单抗与纳米磁珠偶联获得;所述CFP-10特异性单抗所识别的抗原在RD1区,所述纳米磁珠为含NHS(琥珀酰亚胺)功能基团的纳米磁珠。
所述RD1区,只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中,而其他分枝杆菌及BCG中均缺失该RD1区;本发明所用的识别抗原RD1区的CFP-10特异性单抗具有特异性,特异识别结核分枝杆菌。所述CFP-10特异性单抗,通过制备基因克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的CFP-10抗原,免疫小鼠制备获得CFP-10特异性单抗。
所述含NHS(琥珀酰亚胺)功能基团的纳米磁珠优选采用上海医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含NHS(琥珀酰亚胺)功能基团的纳米磁珠(NHS磁珠,目录号:FE06002)。
上述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的纳米磁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海洋(北京)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海洋(北京)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9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