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在机动车中的移动无线电补偿器和这种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0092.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M·豪恩;R·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瑟雷恩欧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00;H04B1/50;H04B1/401;H04W24/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盈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机动车 中的 移动 无线电 补偿 这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无线电补偿器,其包括能调整的信号电平放大装置和中央的探测装置,以便在发射信号方面探测信号电平。调整和/或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由探测装置探测到的信号电平来实施对发射信号的由信号电平放大装置产生的信号放大的调整。设置带有至少两条耦出信道的耦出装置,耦出信道与功率相加装置连接,该功率相加装置的输出端又连接在探测装置上。耦出装置包括滤波装置,该滤波装置布置在至少两条耦出信道上或中,其中,针对至少两条耦出信道的每一条的通过频率范围彼此不同。耦出信道包括能调整的放大装置,能调整的放大装置被调整和/或控制装置交替地接通和关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机动车中的移动无线电补偿器,该移动无线电补偿器用于在从移动无线电设备传递信号或将信号传递到该移动无线电设备时补偿信号衰减,以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
背景技术
已知为了尽可能广泛地覆盖而蜂窝状地构建移动无线电网络。移动无线电蜂窝通常由基站形成,在基站上通常安装有固定的移动无线电天线。
通过基站的这些天线“照射(ausleuchten)”相应的蜂窝小区,结果:处在这些移动无线电蜂窝小区内的且通常移动的参与者执行与基站的通信并且借此例如可以发起与也在其它移动无线电网络中的或固定网络中的其它参与者的会话。
在基站和在移动无线电蜂窝小区中的移动无线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已知在使用无线电波的情况下进行。若移动无线电设备越来越靠近移动无线电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界限,则需要越来越高的发射功率,以便还能与基站通信。换句话说,现在手机必须“较响地”发射,即提高其信号电平,以便还能“被听到”。
若移动无线电设备越来越接近基站,那么所需的发射功率,即信号电平,就被调低。手机越来越“轻地”与基站通信。
在基站和移动无线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如何进行,通过一系列准则加以调节。在这些准则的范畴内通常根据技术确定最大的发射强度(信号电平)和最小的发射强度。视移动无线电标准(GSM、UMTS、LTE)而定,存在针对最大的/最小的信号电平的不同的极值。
如何改变和/或调节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发射功率,例如由出版物《WCDMA FORUMTS》(第三版,Harri Holma和Antti Toskala,WILEY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3月(重印本))可知。在那里例如在55页和56页上的“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章节中描述了,在移动无线电设备在移动无线电蜂窝小区中以过强的信号发射的情况下,基站指示移动无线电设备降低发射功率。若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发射功率过低,那么移动无线电基站就指示移动无线电设备再次提高其发射功率。相应的测量和指示周期例如每秒实施1500次。
也由此可知已知的基本问题,即,(经由基站加以控制地)在移动无线电设备距离基站不同的间距下必须如此控制移动无线电设备,使得在基站上的信号强度较高,因此不会有移动无线电设备能“声音盖过”其它移动无线电设备,换句话说,即由此可以在基站和蜂窝小区内的所有移动无线电设备之间展开可靠的通信。
若移动无线电设备不在户外使用,而是例如在机动车中使用,那么原则上推荐使用安装在机动车外的机动车天线,以便通过所述机动车天线展开与基站的通信。
但这要求使用相应的耦合和线路结构,通过其可以在接收信号时将发射信号从移动无线电设备传递至机动车天线以及从机动车天线传递至移动无线电设备。但耦合和线路结构的使用最终会引起附加衰减,因此不是移动无线电设备本身、而是由机动车天线发出的相应的发射信号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低发射电平)。因此在该背景下已知的是,接入相应的放大器电路,所述放大器电路用于均衡信号强度的衰减。
在此原则上值得期望的是,放大器、即移动无线电补偿器这样来均衡或补偿存在的附加衰减(因此这些放大器有时也称为补偿器),使得在机动车外部天线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如移动无线电设备在户外在机动车外在移动无线电蜂窝小区内的相应位置上没有这种放大器的情况下被使用那样地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瑟雷恩欧洲股份公司,未经凯瑟雷恩欧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0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