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动机的三相无功补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0571.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特雷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3/26 | 分类号: | H02P23/26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卓识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动机 三相 无功 补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机的三相无功补偿器,包括有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微处理器和三相电信号检测单元;在供电电源的每相线路与中性线之间均并联有若干个电容,每个电容所在的线路上串联一个接触器;三相电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供电电源的每相电压、电流和频率及相位,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出功率因数,并实时控制各个接触器的开关状态,以对功率因数的大小进行调整;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动机工作时的功率消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小了用户的用电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性负载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电动机的三相无功补偿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全球提出绿色环保低碳减排,用户要求节能降低用电成本。很多客户采用很多大型电机设备生产加工产品,由于电机是感性负载,无功消耗量过大,电机在投入电网运行时,电流相位滞后,电压相位超前90度,造成功率因数低于国家标准,从而需要多交电费。由于我国市场管理混乱,一些假冒产品采用简易电路对无功进行补偿,但是往往没有很好地匹配相应的感性负载,造成过补或欠补现象,使用者在损失电费同时也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市场上进行无功补偿的简易电路不能很好地匹配相应的感性负载,造成过补或欠补现象,使用者在损失电费同时也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动机的三相无功补偿器。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电动机的三相无功补偿器,包括有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微处理器和三相电信号检测单元;在供电电源的每相线路与中性线之间均并联有若干个电容,每个电容所在的线路上串联一个接触器;所述三相电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供电电源的每相电压、电流和频率及相位,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出功率因数,并实时控制各个接触器的开关状态,以对功率因数的大小进行调整。
本发明中所述供电电源的每相线路与中性线之间均并联有三个电容,每个电容所在的线路上串联一个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每个接触器的线圈对应连接微处理器的开关量输出接口。
本发明中所述三相电信号检测单元包括有用于采样供电电源的三相线路上电压、电流信息的三路电压采样电路和三路电流采样电路;每路电压采样电路均由电压互感器、运放处理电路A和钳位电路A组成;每路电流采样电路均由霍尔传感器、运放处理电路B和钳位电路B组成。
本发明中所述运放处理电路A和运放处理电路B均采用由两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跟随器电路,在其中一路电压采样电路中,钳位电路A连接其中一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另一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频率检测电路;频率检测电路采用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出端,以用于向微处理器输入过零点电平信号,从而实现对供电电源供电频率的检测。
本发明中所述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供电电源的每相线路与中性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装有稳压二极管与滤波电容,并与运放处理电路A中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两个输入端串接在供电电源的每相线路上,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运放处理电路B;所述钳位电路A的钳位电压为3.3V,钳位电路B的钳位为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自动将电动机工作时的功率因数从0.5~0.6提升至0.8~0.9,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动机工作时的功率消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小了用户的用电成本;
(2)本发明中各个模块的集成度高,大大便于产品的安装调试;
(3)本发明实现了对电动机功率因数的自动调节,大大提高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气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特雷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特雷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0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