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光栅相衬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0739.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魏文彬;高昆;王秋平;田扬超;陆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1 | 分类号: | G01N23/041;G01N23/083;G01N2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成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光栅相衬成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选择光源靶结构周期为p0的光源、光栅周期为p1的光栅及像素尺寸为p的探测器,其中,1/p0+1/Kp=η/p1,K≥3,η为根据光栅类型确定的已知参数;将光源、光栅和探测器放置在同一光路上,其中,光源与光栅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光栅与探测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将样品台放置在光源和探测器之间,并获取背景图像;将待成像物体放置在样品台上,并对待成像物体成像,得到物体图像,本发明使用一块光栅单次曝光实现相衬成像,缓解现有光栅相衬成像系统的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和普及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降低光栅相衬成像系统的工艺要求、成本和提高光栅相衬成像系统的普及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成像以及工业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光栅相衬成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栅相衬成像方法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际应用的X射线相衬成像方法。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现有的光栅相衬成像方法通常需要一块相位光栅和两块吸收光栅。在相干相衬成像中,由于光栅周期小,加工难度大,尤其在高能成像时吸收光栅厚度大,所以要求具有较高高宽比的吸收光栅,进一步增加了吸收光栅的工艺难度,因此,导致光栅相衬成像系统的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和普及率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光栅相衬成像过程中,需要等间距移动光栅采集至少三张图像,才能完成后续的信息分离工作,造成图像采集时间比较长。由于成像时间长,传统方法对心脏这类动态器官无法进行实时成像。除此之外,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提高。这些因素导致了光栅相衬成像效率低下及不实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光栅相衬成像方法及系统,以缓解光栅相衬成像系统的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和普及率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光栅相衬成像方法,包括:
选择光源靶结构周期为p0的光源、光栅周期为p1的光栅及像素尺寸为p的探测器,其中,1/p0+1/Kp=η/p1,K≥3,η为根据所述光栅类型确定的已知参数;
将所述光源、所述光栅和所述探测器放置在同一光路上,其中,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栅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光栅与所述探测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将样品台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探测器之间,并获取背景图像;
将待成像物体放置在所述样品台上,并对所述待成像物体成像,得到物体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栅为相位光栅或吸收光栅。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若所述光栅为一维光栅,所述光源靶结构周期p0、所述光栅周期p1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所述光栅周期p1、所述像素尺寸p、所述K值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所述光源靶结构周期p0、所述像素尺寸p与所述K值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l为所述第一距离,d为所述第二距离,n为已知参数,η根据所述光栅的类型确定,λ为已知的等效波长,M为预设的放大倍数,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0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手术台的检测维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业检测的电气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