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0974.0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光明;潘俊杰;张如全;程德山;罗磊;徐安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3/368;C08G73/06;D02G3/04;D02G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吡咯 导电 灵敏 传感 弹性 编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清洗长丝后将长丝浸渍在多巴胺溶液中震荡,得到多巴胺-长丝;
步骤S2、以弹性长丝做芯纱,将多巴胺-长丝以编织的方法包缠在芯纱外表面上,得到多巴胺-长丝弹性编织纱;
步骤S3、将多巴胺-长丝弹性编织纱与聚吡咯通过原位聚合法复合,清洗并烘干得到聚吡咯-多巴胺-长丝传感弹性编织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多巴胺溶液的浓度为1-5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浸渍的具体操作为:将长丝浸渍在多巴胺溶液中震荡24小时以上后烘干,所述多巴胺溶液的pH =8-9,震荡的频率为30-18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编织的方法包缠是在圆织机中进行,芯纱外层包缠的多巴胺-长丝根数不低于2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弹性长丝为涤纶长丝、腈纶长丝和锦纶长丝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原位聚合法具体操作为:将多巴胺-长丝编织纱放在吡咯单体和参杂剂的混合溶液中低温反应2小时以上,然后在氧化剂溶液中再低温反应2小时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单体的浓度为0.2-1mol/L,所述参杂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剂为三氯化铁、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单体和参杂剂的混合溶液中参杂剂的浓度为0.01-0.1mol/L,所述氧化剂浓度为0.2-1mol/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反应的温度为0-5°。
10.一种基于聚吡咯的导电高灵敏传感弹性编织纱,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09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