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1293.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9;F24F7/06;F24F6/12;F24F13/28;F24F110/70;F24F110/20;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判断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浓度阈值;若是且第二湿度等于或者大于第一湿度和预设的差值湿度的和值,则控制冷却水喷雾装置停止喷雾,开启风机,并设置风机开启时的档位为设定档位;若否,则开启风机,并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确定风机开启时的档位;根据风机开启时的档位,获取新风系统新风冷却所需的冷负荷;根据冷负荷和冷却水的温度对冷却水喷雾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系统,可避免水雾大量附着在通风管道底部的现象;可防止通风管内发生霉变;可准确降低新风送风温度;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实现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相关技术中,新风系统通常采用全热交换器或冷却水喷雾装置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冷却。全热交换器利用排到室外空气的余冷/余热对新风进行冷却/加热,但采用全热交换器的新风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不包含全热交换器的新风系统又无法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冷却。另外,当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湿度较大时,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容易发生霉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雾化水滴收集器收集未蒸发的雾化水滴,增大了蒸发面积,有利于水雾快速蒸发,可避免水雾大量附着在通风管道底部的现象;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进风装置进风口处的第一湿度、通风管道内的第二湿度及预设的差值湿度确定是否开启风机并设置风机开启时的档位;根据新风冷却所需的冷负荷和冷却水的温度计算得到冷却水喷雾装置的喷雾频率,并控制冷却水喷雾装置按照喷雾频率进行喷雾。可准确的控制新风系统的开启及开启时的档位,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但通风管道内湿度较大时,开启风机进行送风,可防止通风管内发生霉变;采用冷却水喷雾的方式,可准确降低新风送风温度;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实现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进风装置与室内出风装置之间的通风管道内的冷却水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内位于所述冷却水喷雾装置下方和靠近出风方向侧的雾化水滴收集器和设置在所述进风装置进风口处的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雾化水滴收集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喷雾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冷却水进行雾化,所述雾化水滴收集器用于收集未蒸发的雾化水滴,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进风装置进风口处的第一湿度,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风管道内的第二湿度,所述冷却水为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周期性获取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判断所述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浓度阈值;
若是且所述第二湿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一湿度和预设的差值湿度的和值,则控制所述冷却水喷雾装置停止喷雾,开启风机,并设置所述风机开启时的档位为设定档位;
若否,则开启所述风机,并根据所述二氧化碳的浓度,确定所述风机开启时的档位;
根据所述风机开启时的档位,获取所述新风系统新风冷却所需的冷负荷;
获取所述冷却水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1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新风系统
- 下一篇:空气调节设备的用户信息提示方法及空气调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