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76高强度自钻式螺旋管棚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1434.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邢冠林;薛君;张帅;曹建伟;李珊;刘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工艺 隧道施工 螺旋管 自钻式 开挖轮廓线 掌子面封闭 高压注浆 径向注浆 施工位置 钻机作业 导向管 核心土 轮廓线 渗漏水 预加固 掘进 封堵 封水 管棚 挖除 围岩 注浆 钻机 钻孔 施工 开挖 超前 机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76高强度自钻式螺旋管棚施工工艺,涉及隧道施工领域,主要解决隧道施工时对掌子面周边进行加固困难的问题,步骤如下:S1、准备工作,管棚施工位置后退6米范围内初支轮廓线扩大,挖除掌子面核心土,将掌子面封闭;S2、护拱及导向管施工;S3、准备钻机;S4、注浆机场地应紧邻钻机作业平台;S5、钻孔,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能够对掌子面周边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采用高压注浆对开挖轮廓线外进行封水,然后进行开挖掘进,对掌子面后方初支渗漏水点进行径向注浆封堵加固;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T76高强度自钻式螺旋管棚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现在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
现有的隧道施工时,常常遇到不同情况的地质,有些掌子面地质为晚更新统洪积碎块石,下部为粉质黏土,围岩稳定性较差,区域内裂隙水较发育,土体含水量较大,这就导致施工难以进行,周边围岩加固工序复杂,还可能有水源泄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76高强度自钻式螺旋管棚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T76高强度自钻式螺旋管棚施工工艺,步骤如下:
S1、准备工作,管棚施工位置后退6米范围内初支轮廓线扩大,挖除掌子面核心土,将掌子面封闭;
S2、护拱及导向管施工;
S3、准备钻机;
S4、注浆机场地应紧邻钻机作业平台;
S5、钻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1中,初支轮廓线扩大63cm,用直径8mm钢筋网和C25喷射混凝土3至5cm将掌子面封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具体方法为立护拱拱架,I20工字钢,间距50cm;直径22mm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m;导向管采用直径133×4mm无缝钢管,40根,角度3.5°,每根70cm,间距40cm,采用2根直径22mm钢筋环向固定。护拱长度0.7米,护拱混凝土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前用土工布包裹管口,防止混凝土堵塞导向管;严格控制导向管间距及角度;若管棚施工完成后,带水作业进行开挖支护,初支及时封闭成环,若掌子面后方出现局部渗漏水,采取径向注浆封堵的处理措施。径向小导管长度2米,导管间距1.5×1.5m,范围大于出水区域周边1.5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3中,具体方法为C6钻机作业平台要支撑于稳固的地基上,必要时要铺设枕木,防止在施钻时钻机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而影响钻孔质量;钻机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导向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核定钻机位置;用全站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孔口管轴线相吻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中,具体方法为注浆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好注浆泵水流量,水灰比控制在0.5-1.0,高压水管接到现场随时准备洗孔,准备好注浆泵与钻机连接的接头,T76S快速注浆接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钻头直径采用直径115mm加强型十字合金钻头;具体钻孔方法如下:
S51、在钻机上安装好T76管棚钢管,先用水润滑注浆管和C6钻机注浆通路,直到导向钢管内有水流出;然后开动注浆泵直到导向钢管内有水泥浆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1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