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2175.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章梅;廖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56 | 分类号: | G01F23/56;E0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包姝晴;刘琰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 泄洪装置 控制器 电缆连接 水库水位 水位高度信息 自动泄洪装置 自动报警 泄洪 控制报警装置 液位传感器 报警信号 报警装置 触发信号 实时测量 水位标杆 有效减少 预先设置 阈值时 警报 水库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包含:控制器,预先设置多个水位高度阈值;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水位标杆上,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实时测量当前水位高度信息;多个泄洪装置,分别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每个泄洪装置的开启触发信号分别对应各个水位高度阈值;报警装置,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若当前水位高度信息高于某个水位高度阈值时,控制与该水位高度阈值对应的泄洪装置、以及与低于该水位高度阈值的其他水位高度阈值分别对应的各个泄洪装置开启泄洪,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能根据水库水位的上升,及时发出警报并控制泄洪装置泄洪,将水位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有效减少水库垮坝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库水位监控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属于水库监控和自动泄洪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大小水库大坝达到了九万座。在这九万座水库工程中,工程质量以及防洪标准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据统计小型病险水库达到了两万九千余座,占到了整个病险坝总数百分之九十五之多。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型水库在雨季,由于泄洪不及时,发生了垮坝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实时监控水库水位并及时预警泄洪,减少水库垮坝安全事故,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能够根据水库水位的上升变化,及时发出警报并控制一个或多个泄洪装置开启泄洪,将水库的水位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有效减少水库垮坝事故。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包含:控制器,预先设置多个水位高度阈值;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水库的水位标杆上,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实时测量水库的当前水位高度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多个泄洪装置,分别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每个泄洪装置的开启触发信号分别对应各个水位高度阈值;报警装置,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的当前水位高度信息高于某个水位高度阈值时,控制与该水位高度阈值对应的泄洪装置、以及与低于该水位高度阈值的其他水位高度阈值分别对应的各个泄洪装置开启泄洪,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液位传感器采用投入式液位传感器,采集测量点位置的水压压力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中预先设置有第一水位高度阈值、第二水位高度阈值和第三水位高度阈值,且第一水位高度阈值<第二水位高度阈值<第三水位高度阈值。
所述的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设置:第一泄洪装置,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其开启触发信号为第一水位高度阈值;第二泄洪装置,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其开启触发信号为第二水位高度阈值;第三泄洪装置,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其开启触发信号为第三水位高度阈值。
当控制器接收到的当前水位高度信息大于等于第一水位高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泄洪装置开启闸门泄洪,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的当前水位高度信息大于等于第二水位高度阈值时,控制第二泄洪装置以及第一泄洪装置同时开启闸门泄洪,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的当前水位高度信息大于等于第三水位高度阈值时,控制第三泄洪装置、第二泄洪装置以及第一泄洪装置同时开启闸门泄洪,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水库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泄洪装置,还包含高水位开关,安装在水库的水位标杆上,且位于水库可承载的最高水位处,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
当水库水位上升至水库可承载的最高水位处时,所述的高水位开关闭合,控制器控制全部的泄洪装置均开启泄洪。
所述的高水位开关采用浮球式液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硅化镁薄膜的传感器结构
- 下一篇:界液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