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2440.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2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美钻石油钻采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0 | 分类号: | E21B34/10;B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刘琰;贾慧琴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箱 危险气体 井下安全阀 回油 分离装置 连通 控制管线 主油箱 井口控制盘 出油管线 进油管线 控制元件 排出管线 气体通过 安全阀 回油口 控制柜 内顶部 透气帽 排出 维修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储油箱;进油管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油箱内上部和井下安全阀控制元件的回油口连通,用于将安全阀控制管线内的回油及危险气体输送至所述储油箱内;气体排出管线,其与所述储油箱内上部连通,用于供所述储油箱内顶部的危险气体排出;出油管线,其与所述储油箱内下部连通,用于将所述储油箱内底部的回油输送至井口控制盘的主油箱内。本发明所提供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可以将井下安全阀控制管线中的危险气体安全分离出来,防止气体通过控制柜中原有的主油箱上的透气帽流出来,给周围环境和维修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井口采油树的井下安全阀开启或关闭,主要是通过井口控制盘外部管线与井下安全阀相连提供压力,控制其关闭或开启。采油树的井下安全阀在开启以后,井底产出的原油中会夹着危险气体流向生产管道,若采油树维修时需要关闭井下安全阀,原油中的危险气体会随着控制管线流向井口控制盘的主油箱,再从主油箱透气帽流出到控制柜,聚积一定浓度会给周围环境和维修人员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以将井下安全阀控制管线中的危险气体安全分离出来,防止气体通过控制柜油箱透气帽流出来,给周围环境和维修人员造成危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
储油箱;
进油管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油箱内上部和井下安全阀控制元件的回油口连通,用于将安全阀控制管线内的回油及危险气体输送至所述储油箱内;
气体排出管线,其与所述储油箱内上部连通,用于供所述储油箱内顶部的危险气体排出;
出油管线,其与所述储油箱内下部连通,用于将所述储油箱内底部的回油输送至井口控制盘的主油箱内。
上述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进油管线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
上述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气体排出管线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上述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出油管线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一球阀。
上述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储油箱上设置有液位计。
上述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储油箱的材质为不锈钢。
上述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储油箱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储油箱端面平齐的L型角铁,用于所述储油箱贴壁安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可以将井下安全阀控制管线中的危险气体安全分离出来,防止气体通过控制柜中原有的主油箱上的透气帽流出来,给周围环境和维修人员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采油树1的井下安全阀2在开启以后,井底产出的原油中会夹着危险气体流向生产管道3,若采油树1维修时需要关闭井下安全阀2,则安全阀回油进入安全阀控制管线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安全阀回油危险气体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美钻石油钻采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美钻石油钻采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