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及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2569.2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李文彬;王新云;金俊松;龚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F1/02;C21D1/72;C21D3/06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坯料 玻璃涂层 涡轮盘 模锻成形 锻件 烧结 双性能 轮缘 轮毂 去除 涂覆 制造 航空发动机零件 等轴组织 模锻模具 真空退火 置氢处理 组织性能 氢处理 氢元素 弱连接 预热 成形 保温 | ||
1.一种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在钛合金坯料需阻氢部位的表面涂覆玻璃涂层,并将涂覆有玻璃涂层的钛合金坯料在玻璃涂层软化温度下进行烧结;
S2将烧结后的钛合金坯料放置在真空置氢炉中置氢,在所需的置氢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使氢元素从钛合金坯料的侧面向内扩散,以使钛合金坯料的氢含量由外至内呈梯度分布,且轮缘及轮缘与轮毂之间的过渡区域设定位置处达到设计氢含量,然后炉冷至室温;
S3取出已经过置氢处理的钛合金坯料,并去除钛合金坯料上的玻璃涂层;
S4将已去除玻璃涂层的钛合金坯料预热至所需温度并保温,使未置氢的轮毂组织为α+β两相区组织,置氢的轮缘组织为β相区组织,然后将已预热的钛合金坯料在模锻模具上进行高温模锻成形,并随炉冷至室温;
S5将模锻成形获得的锻件进行真空退火除氢处理,去除锻件内部的氢元素,使得氢含量在0.015wt.%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烧结温度为900℃±50℃,烧结时间为3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玻璃涂层的厚度控制在30μm-50μm,玻璃涂层的浆料为不与钛合金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涂层涂覆在钛合金坯料上对应轮毂、轮缘及过渡区域的上下表面,而轮缘的侧面不涂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置氢温度为750℃,轮缘设定位置为距轮缘外侧面距离等于轮缘半径25%处,该处氢含量设计为0.08wt.%-0.15wt.%,过渡区域设定位置为距轮缘外侧面距离等于轮缘半径50%处,该处氢含量设计为低于0.08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保温时间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C0为材料原始氢浓度,Cs为气氛氢浓度,t为保温时间,C(x,t)为保温时间为t时距离轮缘外侧面x处的氢含量,D为氢原子在钛合金中的扩散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钛合金坯料的预热温度在已置氢的过渡区β相变点温度与已置氢轮缘β相变点温度之间,保温时间为1h。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高温模锻成形过程中轮毂的变形量为50%-70%,轮缘的变形量为50%以下。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局部置氢制造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真空退火除氢处理的温度为700℃,处理时间为4h。
10.一种基于局部置氢制造的钛合金双性能涡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5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