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草甘膦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组合物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2647.9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杜蓉蓉;刘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1/00;A01P3/00;A01P5/00;A01P7/04;C05F11/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草甘膦 侧孢短 芽孢 杆菌 菌株 组合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草甘膦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组合物和用途。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9;保藏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该菌株具有很强的耐草甘膦抗性,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草甘膦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组合物和用途。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和内吸收传导、非选择性叶面喷施的除草剂,在农业生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陈世国等,2017)。草甘膦虽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但是其使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残留。国内外关于草甘膦的研究表明,按正常施用量1kg hm-2计算,表层13cm土壤中草甘膦残余量可达0.45~2mg kg-1;在草甘膦用量比较大的地区,其残存量高达10~20mg kg-1(Zhou et al.,2013)。这些残存的草甘膦不仅对土壤、水体等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还严重阻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如吴雪楠等(2016)研究表明草甘膦制剂对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剂量的浓度升高而升高。这种抑制作用使很多施入土壤的功能微生物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筛选具有一定草甘膦耐受性的功能微生物对其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是一种新型的生防菌,具有抗菌、杀虫、杀线虫、溶磷以及降解有机物的作用(郭菁等,2011,李悦等,2015)。随着对侧孢短芽孢杆菌研究的深入,侧孢短芽孢杆菌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赵璟等(2012)研究发现,侧孢短芽孢杆菌对辣椒疫霉菌具有强烈的灭杀作用,其产生的抗菌肽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的生长、孢子囊的产生以及休止孢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李悦等(2015)发现侧孢短芽孢杆菌产生的胞外抗菌物质可以抑制辣椒疫霉菌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另外,侧胞短芽孢杆菌对烟草赤星病、稻瘟病(张淼等,2008)、小麦赤霉病(赵秋敏等,2006)、杨树溃疡病(Jiang et al.,2015),以及对尖孢镰刀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等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Saikia et al.,2011)。因此,侧胞短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生物菌肥的研发和应用上。因此,筛选耐草甘膦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株将有利于该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新的微生物菌株、培养物、组合物,以及可用于增强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或产量的方法解决前述需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9;保藏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如上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的培养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将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于LB液体培养基或R2A培养基,或上述培养基经过稀释后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增强植物的健康、生长或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组合物施用于所述植物或施用于所述植物的周围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具有很强的耐草甘膦抗性,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