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读式智能分注配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2878.X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改星;于九政;杨玲智;毕福伟;王子建;刘延青;邓志颖;申晓莉;王薇;何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护管 过流管 上接头 环空 配水装置 内连接 分注 电缆接头 控制系统 下接头 直读式 智能 油田分层注水 分层注水量 分层注水 上端端口 上下两端 下端端口 中空腔体 注水井井 连通 合格率 保证 开发 | ||
本发明属于油田分层注水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读式智能分注配水装置,至少包括外护管,所述的外护管下端端口连接有下接头,外护管上端端口连接有上接头;所述的上接头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凸”形结构,上接头与外护管之间形成环空,环空内连接有电缆接头;外护管内连接有过流管,过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头和下接头连通,过流管与外护管之间形成环空;在过流管与外护管之间形成的环空内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电缆接头连接。它提供一种注水井井下分层注水量的自动测调,保证分层注水合格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智能分注配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分层注水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读式智能分注配水装置。
背景技术
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是油田提高采收率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实现油藏高效开发,石油工作者着力开展分层注水技术攻关研究,一定程度满足了油藏开发需求,缓解了层间和层内差异导致的吸水不均问题,达到油田分层均衡注采开发。国内油田先后研发出偏心、桥式偏心及桥式同心等不同分注技术,其技术核心为井下分层配水器,采用机械对接及控制的方式,实现井下分层配水器水嘴连续调节,以满足不同层位不同地质配注要求,该类工艺虽然能够达到不同注水层位分层注水目的,但现场施工作业过程需电缆连接井下工具连续作业,整体施工过程复杂,分层流量测调难度大,同时分层注水量随压力及地层吸水能力等因素影响变化明显,严重制约了分层注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注水井井下分层注水量的自动测调,保证分层注水合格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智能分注配水装置;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监测并存储井下分层注入量、压力、温度、分层累积流量等参数的分注配水装置,以缓解油藏层间矛盾,达到均衡注水效果,大幅提升分层注水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及时掌握分层注水井的分层测调、水井管理和动态监测数据,为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奠定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读式智能分注配水装置,至少包括外护管,所述的外护管下端端口连接有下接头,外护管上端端口连接有上接头;所述的上接头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凸”形结构,上接头与外护管之间形成环空,环空内连接有电缆接头;外护管内连接有过流管,过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头和下接头连通,过流管与外护管之间形成环空;在过流管与外护管之间形成的环空内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电缆接头连接。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可调水嘴、验封短节、孔板流量计、电路骨架、电感骨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电路骨架和电感骨架连接在环空上部,环空中下部连接有孔板流量计和验封短节,孔板流量计与可调水嘴连接,孔板流量计下方环空内设有与过流管3连通的流量计出水口,在流量计入水口与孔板流量计之间设有调节腔体,可调水嘴与驱动电机连接;电路骨架和电感骨架分别与可调水嘴、验封短节、孔板流量计连接。
所述的可调水嘴是一体化可调水嘴。
所述的电缆接头由滑环、滑环插头、滑环插座和插头压环组成;所述滑环与滑环插头连接,滑环插头插接在滑环插座上,滑环插座通过插头压环与外护管内侧壁连接。
所述的上接头、下接头的端头侧壁设置有螺纹,过流管端头通过与之匹配的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的上接头、下接头与过流管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四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的上接头、下接头与外护管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圈。
所述的下接头为具有两段空腔结构的圆柱体,上段空腔内径大于下段空腔内径。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均是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