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加解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3032.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梁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67/1097;H04L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于志光;刘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解密 方法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数据加解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密钥生成步骤:设置密钥的更新周期,当所述服务器的系统时间到达更新周期时,随机生成新版本密钥;
密钥存储步骤:利用预先确定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对随机生成的每个版本的密钥进行加密,将加密得到的密钥密文存储至第一数据库的密钥存储表中,该密钥存储表包括密钥编号字段、密钥版本号字段和密钥密文字段,每个密钥编号对应至少一个密钥版本号和密钥密文,第一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
接收步骤: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加密请求,该数据加密请求包括身份验证信息和待加密数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表示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
第一加密步骤:为所述数据加密请求分配密钥编号,并利用与该密钥编号对应的当前版本密钥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密钥明文,利用该密钥明文和第一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初次加密,得到第一密文;
第二加密步骤:利用由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生成的密钥和第二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分配的密钥编号、所述当前版本密钥密文对应的密钥版本号以及所述第一密文进行二次加密,得到第二密文;及
解密步骤: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密文的解密操作请求时,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两次逆向解密操作,得到解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第二对称加密算法为DES、3DES、IDEA、FEAL、BLOWFISH、AES对称加密算法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文还包括盐值密文,该盐值密文是利用由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生成的密钥和所述第二对称加密算法对盐值进行加密得到的,所述盐值为所述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或所述用户输入的随机字符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加密的加密对象的数据格式为keyIDENC_DKversion盐值,其中,keyID表示密钥编号,ENC_DK表示第一密文,version表示所述初次加密所用密钥对应的密钥版本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密步骤中,先利用由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生成的密钥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初次解密,得到对应的密钥编号、密钥版本号以及所述第一密文,再根据该密钥编号和该密钥版本号得到对应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解密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密钥存储表的容量阈值,当所述密钥存储表所占的空间大小大于所述容量阈值时,根据各版本密钥存储的先后顺序,依次删除先存储的旧版本密钥,直至所述密钥存储表所占的空间大小与所述容量阈值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密文存储步骤:将所述第二密文存储至第二数据库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步骤:将所述第二密文发送给所述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30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