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集滤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3324.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芊雨;周际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集滤器 进油口 出油口 吸油管 后端开口 吸油系统 杂质滤除 活塞 曲轴 机油 机油泵 急刹车 内燃机 油底壳 吸空 圆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集滤器结构,其安装在内燃机吸油系统中,用于将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滤除后通过吸油管、机油泵进而供给曲轴、连杆和活塞,所述机油集滤器结构包括:进油口,其为具有高度的圆环,该进油口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后端的高度;出油口,其连接所述吸油管;以及连接部,其连接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该机油集滤器结构的后端开口较低,可以有效降低急刹车时的吸空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内燃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机油集滤器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吸油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机油集滤器入口为平切口,如图2所示,在油底壳大头朝后的布置中,当车辆急刹车时可能出现机油压力低故障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急刹车过程中油底壳内的机油在惯性作用下迅速向前运动,形成图3所示的机油液面,导致机油集滤器后端露出机油液面,空气从露出液面的部分进入吸油管路,导致机油泵流量下降,机油压力降低引发故障。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将机油集滤器设计为麦克风式结构,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相对小巧,可以布置在距离油底壳底部较近的部位,但该结构形式的流通面积小,流阻大。
2、将机油集滤器距离油底壳底部的距离缩小。这种设计同样存在流通面积小、流阻大的问题,同时容易将油底壳底部的杂质吸入,损坏内燃机运动副。
3、在油底壳内增加挡油板,图1所示的油底壳挡油板为水平布置,也有采用竖直布置的。这种设计在挡油板较矮时效果不明显,且增加成本;在挡油板较高时由于受力面积大,容易脱焊出现故障,且在车辆下坡过程中由于前端低后端高,如图5所示,流动到前端的机油受挡油板阻挡无法及时流回到机油集滤器入口附近,从而出现吸空。
目前使用的上述解决方案有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流阻大,比如方法1、方法2;二是容易吸入油底壳底部的杂质,比如方法2;三是可靠性问题,比如方法3焊接挡油板容易脱焊出现故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集滤器结构,该机油集滤器结构的后端开口较低,可以有效降低急刹车时的吸空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油集滤器结构,其安装在内燃机吸油系统中,用于将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滤除后通过吸油管、机油泵进而供给曲轴、连杆和活塞,所述机油集滤器结构包括:进油口,该进油口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后端的高度;出油口,其连接所述吸油管;以及连接部,其连接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沿着所述圆环的半个圆周面平滑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机油集滤器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机油集滤器结构后端开口较低,可以有效改善吸空风险;
(2)另外,该机油集滤器从后端往前端距离油底壳底部距离逐渐加大,进入机油集滤器的流通截面积足够,机油流速小,流阻小,油底壳底部杂质不易被吸入;
(3)不需要额外增加零件,成本低,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内燃机吸油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机油集滤器结构二维图;
图3是现有急刹车时可能出现的机油液面情况;
图4是现有麦克风式机油集滤器;
图5是现有车辆下坡时油底壳状态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机油集滤器安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3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结合的滤油器的油底壳组件
- 下一篇:一种海洋船舶内燃机循环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