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属植物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057.X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必湖;胡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种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稻属植物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主穗优势较强的品种作为稻种;采用目标播种量进行播种,以使每亩至少具有10万非分蘖基本苗;在营养生长阶段全程控制分蘖,阻止分蘖的发生,并促使分蘖苗死亡。上述稻属植物种植方法,克服了传统稻属植物种植方法的技术偏见,采用了与杂交稻背道而驰反向而行的超密集种植方式,并且尽可能地只保留主穗以发挥天然存在的主穗优势,让稻属植物自愿且主动地增产增收,一方面可以利用主穗优势的后代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主穗的当季优势利用,打破了思维禁锢,为稻属植物种植提供了与杂交稻相反的增产增收新方向,属于重要且重大的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稻属植物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主穗优势原指在常规稻育种中,使用主穗的种子比使用分蘖穗的种子有增产等方面的优势。这里主穗优势是指主穗与分蘖穗在后代性状方面的比较,通常这种主穗优势相对于分蘖穗的增产能力在10%左右,这种主穗优势可称为主穗后代优势效应。主穗优势还有一种概念是来自于主穗与分蘖穗在当代的产量性状的比较优势,这种主穗优势原自种芽形成的稻穗与分蘖芽形成的稻穗之间的比较差异。由于主穗与分蘖穗比较,有在生育时序上的领先、营养供应和输送上的优先、及中心顶端的光温条件的优先地位,母性影响(maternal effect)从主穗到分蘖穗的衰减作用,至使主穗比分蘖穗在当代表现为穗大、粒多、饱满、早熟、种子生活力强等优势。致使主穗比分蘖穗的当代差异巨大,主穗实粒数比分蘖穗多55%,千粒重高10%。如果把分蘖穗单穗产量定为1,则由此可以计算得到主穗单穗产量为2.7,也就是说,主穗的单穗产量是分蘖穗的单穗产量的2.7倍。
主穗优势利用技术目前有两种模式,一是将常规稻种子每年进行提纯复壮,选主穗的种子作为后一季的生产种。这是对主穗优势的后代效应的利用。另一种主穗优势利用技术是对主穗的当季优势利用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原则上属于这种类型。通过杂交育种,提高了分蘖穗单穗产量,缩小了分蘖穗与主穗单穗产量的差距。如常规稻主穗/分蘖穗为2.7,杂交稻主穗/分蘖穗为2.08,杂交稻比常规稻的主穗/分蘖穗比值相对缩小了70%(以分蘖穗为基数计算的)。因此杂交稻改变了水稻的群体产量性状,所以杂种优势主要是通过理想株型改变了主穗与分蘖之间的整体平衡,产生了增产效果。
也就是说,主穗优势天然存在,目前杂交稻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瓶颈,改变主穗与分蘖之间的整体平衡难以体现主穗优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稻属植物种植方法。
一种稻属植物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主穗优势较强的品种作为稻种;采用目标播种量进行播种,以使每亩至少具有10万非分蘖基本苗;在营养生长阶段全程控制分蘖,阻止分蘖苗的发生,并促使分蘖苗死亡。
上述稻属植物种植方法,克服了传统稻属植物种植方法的技术偏见,采用了与杂交稻背道而驰,反向而行的超密集种植方式,在选取主穗优势较强的品种作为稻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只保留主穗以发挥天然存在的主穗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选择,无须杂交人工干涉,让稻属植物自然地发挥主穗优势实现增产增收,一方面可以利用主穗优势的后代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主穗的当季优势利用,打破了思维禁锢,为稻属植物种植提供了与杂交稻相反的增产增收新方向,属于重要且重大的新技术。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目标播种量进行播种,以使每亩至少具有杂交稻10万非分蘖基本苗或非杂交稻20万非分蘖基本苗。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目标播种量进行播种,以使每亩至少具有20万非分蘖基本苗。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比常规种植更大的播种量以增加种芽主茎苗,从播种开始就注重控制分蘖,并促使分蘖苗死亡。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一切有效技术手段促使种芽主茎苗增加,分蘖苗减少,最终消灭分蘖苗为目标的高产种植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