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创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260.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蒋安;李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 曲张 静脉 压力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检测仪,包括前端探头、导管以及手柄,前端探头后端连接导管,导管后端连接手柄,手柄上设置操控键,手柄内部设置微处理器;操控键连接微处理器,前端探头包括回弹探测头、驱动线圈以及检测线圈,驱动线圈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检测线圈连接微处理器;回弹探测头设置在驱动线圈和检测线圈交替环绕所围成的柱形区域内,回弹探测头为柔性永磁体,回弹探测头在前端探头内往复运动;采用本发明检测仪,能快速获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值,多数情况下即门静脉压力值,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等情况下食管胃底静脉压力不等于门静脉压力时,本发明也能真实测量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反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胃镜无创检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的仪器。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病,常伴有以门静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门静脉高压症,可以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门静脉压力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指标,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但由于门静脉位于胃肠道毛细血管和肝窦血管之间,很难准确测量。以往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手术中门静脉属支置管直接测压,此法最为准确,但是损伤大,在手术中才能获得,对于诊断、预防出血和治疗决策的指导作用有限。
2.通过介入的方法在肝静脉置管测量肝静脉楔入压间接测量,本法可在治疗前测量有一定的预防和指导治疗价值,但属于间接测压,准确度不如直接测压;属于有创检查,不能反复多次复查,且耗材及介入手术费用较高,技术难度较大。
3.通过影像学结合流体力学方法估算,本法虽为无创,但准确性不如前两者,且需要专业设备和增强CT检查,费用不菲,目前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
由于以上方法存在损伤大、成本高、不易普及、准确性低、不能多次测压等问题,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在业界一直无法轻易获得,成为门静脉高压症诊疗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检测仪,通过胃镜钳道置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表面,探头轻触曲张静脉表面,利用回弹测压原理测得曲张静脉压力,选择门静脉高压症必须要做的胃镜检查进行检测,可以快速获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力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端探头、导管以及手柄,前端探头的后端连接导管,导管的后端连接手柄,手柄上设置有操控键,手柄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操控键与微处理器连接前端探头包括回弹探测头、驱动线圈以及检测线圈,驱动线圈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检测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微处理器;驱动线圈与检测线圈交替环绕,回弹探测头设置在驱动线圈以及检测线圈所围成的柱形区域内,回弹探测头为柔性永磁体,回弹探测头可在前端探头内往复运动。
回弹探测头内部芯体为节段状永磁体,永磁体的外部包裹有硅胶,整个回弹探测头为柔性。
回弹探测头的前端为半球形。
前端探头的端部设置有一螺帽,螺帽中心设有开孔,回弹探测头的后端设置有一挡圈,挡圈的直径大于螺帽中心的开孔。
导管采用软管,导管的外表面设置橡胶作为保护层,导管整体防水可清洗消毒。
连接驱动线圈和检测线圈的导线设置在导管内,导线与驱动线圈以及检测线圈均通过标准接口连接。
前端探头与导管之间胶合固定连接,导管与手柄可拆卸连接。
手柄上设置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连接微处理器。
手柄上设置有USB接口,手柄内部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连接USB接口,可充电电池为驱动线圈、检测线圈、显示屏、指示灯和微处理器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