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318.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3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明;周伟;移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C22B1/1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谢乔良;姜开侠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配比 计算 成本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包括根据烧结原料与烧结矿配比关系,以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获取各烧结原料的化验成分并计算均值;获取各烧结原料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将各造堆铁矿石TFe品位及价格输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计算出烧结配比最优解;将烧结原料化验成分及价格输入线性规划模型中,在满足烧结矿碱度和MgO含量符合要求前提下,调整烧结溶剂配比使烧结溶剂成本最小化;在满足烧结燃料用量前提下,调整各造堆烧结原料中各燃料的配比使烧结燃料成本最小化;将上述结果输入线性规划模型中,得烧结矿优化的成本及烧结配比。本发明具有配比的烧结矿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合理、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矿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合理、计算速度快的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铁矿球团是指把铁矿石研磨成精粉,滚动成球后,再经高温焙烧固结成型的球形含铁原料。高炉工序向来是冶炼过程中成本消耗最大的环节,其成本约占钢铁企业整个冶炼过程的60~70%,而烧结生产对整个高炉冶炼工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优化调整烧结生产的成本是降低高炉工序成本的重点环节。
在烧结生产中,成本主要由铁矿石成本、溶剂成本与燃料(焦比与煤比)成本构成,铁矿石成本涉及到合理选择矿石品种与优化配矿技术。即要选择物有所值、利用价值较高的矿石,然后通过优化配矿,能够达到高炉冶炼要求与降低成本的目的;燃料涉及高炉冶炼的技术水平,即如何通过控制并调整高炉参数实现生铁产量的增加、焦比的降低等目标。由于烧结生产使用的物料(炉料)品种多,冶炼机理复杂,投入与产出要达到理想化,为了保证烧结矿TFe、碱度、MgO等化学指标达到一定要求,都必须进行复杂的物料平衡与成本计算。传统上烧结生产中一般采用人工配料,是在保证装炉总重量的前提下,主要考虑如何搭配原材料以保证该炉钢化学成分的技术要求,而无法全面考虑如何搭配能同时做到成本最低,这是因其相关因素太复杂,用人工是难以实现。虽然如此,计算过程中由于烧结物料较多导致计算量大、繁琐,配比调整量直接受操作人员经验的影响,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准确性低,且受操作人员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于相同工况来说,不同的操作人员对烧结原料配比的调整量也不尽相同,很难保证烧结矿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当前的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高炉冶炼领域配比、成本优化方面的方法,但往往存在计算过程复杂、人工干预过程多、计算速度慢的问题。目前,也有基于线性规划的方法可以做到成本最低。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保证该炉钢化学成分的前提下,对各种原材料根据其化验单、价格进行最合理的搭配,利用线性规划中单纯形法在约束条件范围内进行逐步寻优,使各种原材料的价钱总和为最小。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烧结工艺性和质量性的精确量化比较困难,并且与线性规划偏离甚远,导致部分基于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结果偏差较大,也会对生产形成误导,导致按照优化后的配体烧结的烧结矿质量波动较大。采用上述方法一般需要设置一定的限制,才能对生产形成一定的指导,如基于铁料和熔剂所需的燃料配比是基本稳定的,不同批次的返矿所需的燃料配比是不相同的,而以尽量降低燃料的配比,实现燃料优化、节约能源为目标的优化方法,但其仅能局限于部分特定的情形。因此,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烧结矿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合理、计算速度快的烧结矿的配比及成本优化方法,对指导烧结生产“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矿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合理、计算速度快的烧结配比计算及烧结矿成本优化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建立数学模型、烧结原料参数获取、烧结配比计算、调整烧结溶剂配比、调整燃料配比、烧结矿成本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A、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烧结原料与烧结矿配比之间的关系,以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B、烧结原料参数获取:获取各造堆烧结原料的多组化验成分含量并计算平均值,作为对应烧结原料的化验成分含量;获取各烧结原料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作为对应烧结原料的价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