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5406.X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梅;吴建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28;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孔 微囊藻毒素 模板剂 吸附剂 磁铁 烘干 硅基 制备 氨水 烘箱 磁性纳米粒子 无水乙醇洗涤 水热合成釜 纯水洗涤 磁性分离 黑色沉淀 混合溶液 减少试剂 聚乙二醇 去离子水 收集产物 无水乙醇 吸附性能 粘稠液体 乙二醇 乙醇 放入 水中 去除 清洗 溶解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FeCl3·6H2O,加入到乙二醇中溶解,加入全部NaAc和聚乙二醇4000,搅拌形成粘稠液体;将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合成釜中,放入烘箱反应;反应结束后用磁铁分离出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得到Fe3O4磁性纳米粒子;步骤二,Fe3O4分散于HCl中,磁性分离出Fe3O4用纯水洗涤;将其分散于无水乙醇、水中,加入模板剂和氨水,将TEOS加入,反应后用磁铁收集产物;加入乙醇中去除模板剂,再清洗后烘干,得到介孔Fe3O4@SiO2。本发明方法能够减少试剂污染,同时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质检测和处理的材料制备,具体是一种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中蓝藻爆发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微囊藻毒素,近年来,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处理方法有较多的研究。目前采用介孔磁性硅基吸附材Fe3O4@SiO2进行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吸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备方法及富集实验。
一、在制备Fe3O4@SiO2材料过程中,目前的方法中均包含采用75℃用丙酮回流48小时去除模板剂CTAB的步骤。该方法实践中有以下问题:
1)、该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需要搭建回流装置,无法批量处理。
2)、由于在75℃下回流,高于丙酮的沸点(56.5℃),因此回流冷凝的效果较差。
3)、大量采用丙酮试剂对环境及人体都有损害。
二、在制备Fe3O4@SiO2@Cu2+介孔材料时,目前是采用0.56gFe3O4@SiO2+0.17gCuNO3·3H2O进行制备,实践中发现,得到的介孔材料吸附效率难以有效提高,现有文献记载的回收率为78%。因此需要调变两者比例,使其吸附性能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使其在制备Fe3O4@SiO2介孔材料时,能够高效便捷地去除模板剂,减少试剂污染,同时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本发明的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根据质量比Fe:NaAc:聚乙二醇4000=1:13:3.6的比例称取FeCl3·6H2O、NaAc和聚乙二醇;将FeCl3·6H2O,加入到乙二醇中,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与乙二醇的体积之为0.25~0.3g:40ml,搅拌使固体溶解,加入全部NaAc和聚乙二醇4000,继续搅拌使之形成均一的粘稠液体;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合成釜中,密封后放入烘箱,180~200℃下反应7~9h;反应结束后用磁铁分离出黑色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后,在55~65℃下烘箱烘干得到Fe3O4磁性纳米粒子;
步骤二,硅基Fe3O4@SiO2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