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体分层沉降量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5846.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军;诸葛爱军;岳长喜;寇晓强;高潮;刘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土层 波纹管 沉降管 分层沉降量 土体 下沉 伸缩型 波纹管套 传统分层 监测系统 摩擦阻力 内壁光滑 土颗粒 监测 伸缩 埋入 竖直 外嵌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分层沉降量监测方法,其将沉降环外嵌在波纹管上,通心沉降管插入在波纹管内;然后将套装有沉降环和波纹管的沉降管竖直埋入被测土层中,被测土层沉降时产生的压力使得波纹管伸缩随被测土层同步沉降,从而使得沉降环随被测土层同步沉降;由于波纹管套在通心沉降管外侧,且波纹管内壁光滑,随着土层沉降时,通心沉降管对波纹管的摩擦阻力小,对其下沉影响较小,而且可以避免传统分层沉降仪的沉降环与沉降管之间进入土颗粒,严重影响沉降环随土层下沉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了伸缩型沉降环能随着待测土层同步下沉,保证了基于伸缩型沉降环的土体分层沉降量监测系统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质量监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土体分层沉降量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围海造陆或软土地区工程等经常采用真空预压的方法处理地基。真空预压的过程,地基沉降量较大,需要分层测量土体沉降位移确定施工进度以及卸载时间,确保施工过程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在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可能存在局部承压水头过大,导致局部大变形的不均匀沉降,所以也需要土体分层沉降量来评估降水效果。土体分层沉降是通过土体内埋沉降标观测,即采用水准高程测量方法观测。分层观测须贯穿整个软土层,在一个测管上测量沿管深度方向的土层沉降。
磁环式沉降仪是比较常用的分层沉降观测仪器,由磁环、导管、测头构成。导管数值埋在土中,在导管上按一定距离埋设磁环,磁环与土体同时沉降,利用电磁测头测出磁环的初始和沉降后位置,二者之差即土层的分层沉降量。传统的磁环式分层沉降仪其磁环与导管相连,一同埋在土里,磁环与导管有一定间隙。随着土体沉降,磁环与导管之间充满土颗粒,磁环被卡住,无法随土体沉降,使得观测结果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磁环式沉降仪因磁环与导管之间卡土而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土体分层沉降量监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土体分层沉降量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沉降环、波纹管、通心沉降管和专用测量软尺;所述专用测量软尺的一端设置有磁感应测头,专用测量软尺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收器,磁感应测头和接收器之间通过附着在软尺上的信号线连接,接收器内设有蜂鸣器,专用测量软尺上标有刻度;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数个沉降环套设并固定在波纹管上,通心沉降管插入到波纹管中,使波纹管完全包裹住通心沉降管的外壁,将波纹管顶端和底端通过喉箍与通心沉降管固定,并在通心沉降管的最底端口上设置密封用的锥形密封头;
步骤二:对地层进行打孔,将步骤一组装好的带有波纹管和沉降环的通心沉降管竖直埋入孔中,通心沉降管最底端的锥形密封头到达地下不发生沉降岩层位置,波纹管和通心沉降管最顶端露出土体表层;
步骤三:沉降环埋设在地层后,沉降环嵌入被测土层中,被测土层沉降时产生的压力使得沉降环和波纹管亦随被测土层同步沉降;
步骤四:当需要测量土层沉降情况时,把专用测量软尺的设有磁感应测头端放入通心沉降管内,手握软尺让磁感应测头缓慢地向下移动,当磁感应测头到达到土层中的沉降环埋设位置时,接收器内的蜂鸣器便会发出蜂鸣声,此时人工读出专用测量软尺在通心沉降管管口处的深度尺寸,即是该沉降环距离通心沉降管管口的距离长度,将该长度测量值与前一个时间点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即是该稳沉降环所在土层在这一时间段的沉降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降环包括一环形套管,环形套管内管壁嵌入设置有一圈磁铁圈,用于触发沉降仪探头内的磁感应元件,沉降环的环形套管上还连接有金属丝,沉降环套设在波纹管上,并通过金属丝将沉降环与波纹管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波纹管的初始长度与通心沉降管的长度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波纹管与通心沉降管之间填充有润滑剂。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