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拉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001.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学;龙静;刘江;汤贵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压钩 支承盘 螺母 螺栓 零件加工 拧紧螺母 维护方便 轴向运动 压紧面 松开 底座 放入 销子 压紧 压住 找正 加工 平行 测量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拉夹具,反拉夹具包括底座(1)、支承盘(2)、测量块(3)、压钩(4)和螺栓(5)。加工时,将零件放入支承盘(2)内,旋转第一销子(6),使压钩(4)与零件的压紧面平行并能够压住零件,找正零件后,拧紧螺母,压钩(4)往轴向运动,零件被压紧,零件加工完成后,松开螺母旋转压钩(4),零件即可取出。本发明操作方便,对夹具的维护方便,便于产品的成批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反向拉紧的压紧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需要加工的零件外形,目前,在该类零件的加工中大多数零件均采用正压紧方式,即从图2中零件的大端(图2中零件右侧)施加压紧力。由于零件的结构特点和限制,导致零件在正压紧加工时存在局限,例如正压紧导致的零件变形,加工型面与进刀路径存在干涉,需多次调整夹具的压紧位置,从而需要调整加工基准,导致正压方式难以实现零件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针对加工该类零件没有合适夹具的问题提供一种反拉夹具,采用该反拉夹具后可以避免零件加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和频繁调整加工基准的问题。
传统夹具设计通常采用径向或轴向进行夹紧零件,但针对该类型的零件如果采用径向夹紧会导致零件外圆显著变形,而轴向夹紧如果采用正向压紧则同样会导致零件变形,还会带来进刀干涉。通过观察发现,该零件的表面有一凸起可作为定位面。为了实现该类零件的加工,保证在加工时零件不受因装夹方式而产生变形,同时基准不发生变化,考虑行反拉式夹具的设计,即从零件的小端装夹,且压紧方式为反向(相对正向)拉紧。
一种反拉夹具,包括底座、支承盘、测量块、压钩和螺栓;
所述底座为一环形件,沿着底座的外周向面且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个端面处各有一圈上环边和下环边,上环边和下环边上均开有孔,上环边和下环边之间为一环形槽;
所述支承盘为一外径小于底座外径但大于底座内径的环形件,且置于底座的端面上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沿着支承盘的周向开有通孔;
所述测量块为一两端开有螺孔的立方体块,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环边上的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压钩座,压钩座通过螺栓与压钩连接,压钩与压钩座之间且在螺栓上设置有弹簧,螺栓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内,且螺栓位于环形槽内部分与螺母相连。
优选的,所述螺栓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有一贯穿螺栓的第一销子。
优选的,多个所述压钩座沿着上环边周向等间隔均布。
与现有夹具相比,本发明的夹具克服了零件因正向或径向装夹产生的变形,上环边上的测量块便于基准的确定(不用频繁转换基准),下环边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零件的压紧通过在底座的环形槽内操作压钩即可实现,拉紧结构不影响刀具的移动,支承盘可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调整,当尺寸有变时可,将不同的支承盘拆卸后与底座相连,加工适用,操作方便,对夹具的维护方便,便于产品的成批加工。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反拉夹具示意图;
图3~图4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截面A-A的示意图;
图6~图7是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是测量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