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065.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蒋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峰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H02P25/22;H02P29/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8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电机 新能源汽车 驱动系统 功率开关管 短路故障 上电保护 开路 独立直流电源 安全可靠性 双向晶闸管 保护功能 电机绕组 电解电容 多相绕组 容错运行 系统功率 系统上电 开关管 电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该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一台智能电机、十二个功率开关管、两个上电保护电阻、两个上电保护开关、两个双向晶闸管、两个独立直流电源和四个电解电容。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有系统上电保护功能,能够实现系统功率开关管开路和短路故障、电机绕组开路和短路故障以及多相绕组或多个功率开关管同时故障的容错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驱动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发展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与环境压力,是推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与地方的产业政策和各种研发计划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较快,电动汽车总量已达世界前列。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是整车系统的心脏,主要由驱动电机、驱动拓扑以及控制技术构成,其相关研发一直受到整车企业、专业厂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关注,各项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目前存在当电动汽车工作于雨雪、高低温等恶劣环境下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以及当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发生故障,将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场景中,电动汽车处于高速运行状态,一旦汽车的驱动系统发生故障,在惯性的作用下,汽车将陷入不可预测的非人为控制状态,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除了要满足特定功能外,还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强容错性。然而,当前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其安全可靠性和容错能力上还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一台智能电机、十二个功率开关管、两个上电保护电阻、两个上电保护开关、两个双向晶闸管、两个独立直流电源和四个电解电容,其中:
智能电机,由12槽的定子和10极表贴式永磁体组成,12槽定子中包括两套相互独立且相差30°电角度的三相集中式隔齿绕制的电枢绕组,分别为ABC绕组和XYZ绕组;
十二个功率开关管,组成两套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分别为功率开关管T1、T2、 T3、T4、T5、T6和T7、T8、T9、T10、T11、T12,智能电机的ABC绕组是由 T1、T2、T3、T4、T5、T6组成的三相全桥电路进行驱动控制,XYZ绕组是由 T7、T8、T9、T10、T11、T12组成的三相全桥电路进行驱动控制;
两个双向晶闸管分别为TR1和TR2,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双向晶闸管处于断开状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对应的双向晶闸管处于开通状态;
两个独立直流电源,分别为电机的两套绕组供电,每个独立电源两端有两个串联的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中点与双向晶闸管的一端连接,双向晶闸管的另一端与一套三相绕组的中性点连接;
系统独立直流电源和电解电容之间设置有上电保护电阻和上电保护开关,分别为上电保护电阻R1和R2、上电保护开关K1和K2,上电保护电阻和上电保护开关并联连接,当系统上电时上电保护开关K1和K2处于断开状态,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上电保护开关K1和K2处于闭合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为:(1)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有系统上电保护功能。(2)本发明能够实现系统功率开关管开路和短路故障、电机绕组开路和短路故障以及多相绕组或多个功率开关管同时故障的容错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电机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峰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峰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