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067.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宇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61K36/82;A61P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肠通便 减肥茶 罗汉果 马齿苋 乌龙茶 金银花 甲基丁酸 减肥效果 绿色健康 生理活性 营养物质 促进剂 重量份 配比 沙棘 羟基 制备 饮用 保留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乌龙茶20‑30份、罗汉果8‑12份、沙棘5‑10份、桑葚6‑10份、马齿苋5‑9份、金银花14‑16份、促进剂2‑4份、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1‑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润肠通便的减肥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润肠通便的减肥茶配比合理、绿色健康、减肥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本发明润肠通便的减肥茶极好地保留了各种原料本身特有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营养物质,饮用方便,便于长期坚持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在人们享受美味佳肴和香车快感的同时,身体渐渐发福,形成了肥胖。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容易加速衰老和死亡,是引发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目前减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喝减肥茶、抑制饮食或医学上抽脂肪等方法,其中抑制饮食的方法不利于身体健康,医学的抽脂肪不仅价钱昂贵且有损健康,而坚持喝减肥茶并进行适当的运动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现有减肥茶甚多,喝减肥茶减肥一直都是流行的减肥方法,但是现有的减肥茶减肥效果不一,价格昂贵,且容易使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害,体重虽然轻了,但身体也越喝越虚,很多减肥茶停用过后易反弹,目前并没有一款真正对人体无害、安全无副作用、减肥效果明显的减肥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比合理、绿色健康、减肥效果好的润肠通便的减肥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乌龙茶20-30份、罗汉果8-12份、沙棘5-10份、桑葚6-10份、马齿苋5-9份、金银花14-16份、促进剂2-4份、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1-3份。
优选的,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乌龙茶25份、罗汉果10份、沙棘8份、桑葚8份、马齿苋7份、金银花15份、促进剂3份、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2份。
所述的,促进剂是由花椒麻素、大蒜多糖和蓝莓花青素按照1:3-5:0.6-0.8的重量比制得。
优选的,促进剂是由花椒麻素、大蒜多糖和蓝莓花青素按照1:4:0.7的重量比制得。
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茶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
1)按重量份称取罗汉果、沙棘、桑葚、马齿苋和金银花,粉碎后过60目的筛网,得初料;
2)将促进剂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与1/2重量份的乌龙茶搅拌均匀,再加入剩余1/2重量份的乌龙茶,搅拌均匀,得茶料;
3)将初料和茶料投至二维混合机中混合,包装成5g/袋,即可制得润肠通便的减肥茶。
所述的,混合时间为20-4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润肠通便的减肥茶配比合理、绿色健康、减肥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其中,乌龙茶具有一定溶解脂肪的功效;罗汉果、沙棘、桑葚、马齿苋和金银花相互配合,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改善粪便与肠壁的润滑状态;促进剂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脂肪分解代谢,利于脂肪燃烧,将肠道内滞留的毒素及时高效的排出体外,维护身体健康;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可以抑制饥饿感,降低食欲,增强饱腹感。
2.本发明润肠通便的减肥茶极好地保留了各种原料本身特有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营养物质,饮用方便,便于长期坚持使用。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宇,未经朱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氧化牡丹花茶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微银杏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