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规律的装置及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6383.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国;蔡进军;许浩;冯姝源;潘占兵;王月玲;韩新生;郭永忠;马璠;万海霞;王斌;张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陈晓庆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物质 土壤 水运 规律 装置 测定 方法 | ||
一种水溶性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量的测量装置包括若干外桶、若干内筒、若干滤水装置和若干接水桶,每个外桶高度一致,每个内筒和接水桶的高度不相同,每个外桶内配装一个内筒、一个滤水装置和一个接水桶,每个外桶的下端镶入田地的地表以下,外桶的桶口高于地表5cm,外桶内的内筒下端与滤水装置配装,滤水装置的下端与接水桶配装,每个外桶内的内筒、滤水装置和接水桶配装后的总高度与外桶的高度相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水溶性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量的测量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测量水溶性物质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含量,从而控制物质的添加量,可科学揭示物质在土壤中的运移特征,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水溶性物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规律的装置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过程中,一般需要施撒肥料等物质,额外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土壤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拟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规律的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模拟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规律的测定方法。
一种水溶性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量的测量装置,包括若干外桶、若干内筒、若干滤水装置和若干接水桶,每个外桶高度一致,每个内筒和接水桶的高度不相同,每个外桶内配装一个内筒、一个滤水装置和一个接水桶,每个外桶的下端镶入田地的地表以下,外桶的桶口高于地表5.5cm~4.5cm,外桶内的内筒下端与滤水装置配装,滤水装置的下端与接水桶配装,每个外桶内的内筒、滤水装置和接水桶配装后的总高度与外桶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滤水装置包括过滤框架、滤网和滤纸,滤网配装在过滤框架的底部,滤纸配装在滤网上。
一种水溶性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量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测量装置,水溶性物质在土壤中随水运移量的测量装置包括若干外桶、若干内筒、若干滤水装置和若干接水桶,每个外桶高度一致,每个内筒和接水桶的高度不相同,每个外桶内配装一个内筒、一个滤水装置和一个接水桶,每个外桶的下端镶入田地的地表以下,外桶的桶口与地表平齐,外桶内的内筒下端与滤水装置配装,滤水装置的下端与接水桶配装,每个外桶内的内筒、滤水装置和接水桶配装后的总高度与外桶的高度相同;
步骤二,内筒的下端为环刀结构,将内筒在田地的土壤上向下按压,内筒的下端伸入土壤,使得原状土装入内筒,然后将装有原状土的内筒与滤水装置和接水桶配装,并测量装有原状土的内筒、滤水装置和接水桶的总重量为A,然后依次将接水桶、滤水装置和装有原状土的内筒配装在外桶内,外桶事先放置到土壤中;
步骤三,测量内筒内的原状土柱的土壤容重为B及土壤含水量C;
步骤四,将已知重量为D的水溶性物质施入内筒内的土壤中,测量灌入不同重量E的水后,静置试验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装有灌水的土柱的内筒及滤水装置的重量为F;
步骤五,测定接水桶和渗漏至接水桶内水的总重为G;
步骤六,计算加入水溶性物质并灌水后的内筒内的土柱的重量H为:H=A+D+E-G;
步骤七,利用水溶性物质的测定方法测定水溶性物质在水中的含量,从而计算渗漏水中该物质的含量I;
步骤八,计算土壤中水溶性物质的截留量J=D-I,内筒的高度不同,使得每个内筒内的土柱的高度不同,根据不同高度的内筒内的土柱的试验测量数据:A、B、C、D、E、F、G、H、I、J,根据土壤水含量指标,通过函数关系建立物质截留量与物质施入量、水分加入量、土壤含水量、土柱的高度、渗漏水量、渗漏水中物质含量参数间的函数方程,用于模拟物质在特定土壤状态下中随水运移规律及在不同土壤层次的截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