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下车站点不匹配引起的社交账号推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695.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向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Q50/26;G06Q50/00;G06F16/9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车站点 学生 匹配 社交账号 站点 家庭地点 公交站点 行驶路线 站点标识 校验 惊吓 推送 交友 下车 抢劫 故事 安全 | ||
一种基于下车站点不匹配引起的社交账号推荐方法,其特点为:当校验出第一学生设备所属学生从学校班车的行驶路线对应的各个站点标识中选择出的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与其家庭地点不匹配时,可以向第一学生设备所属学生以及同样选择了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作为下车站点的第二学生设备所属学生推送彼此的社交账号,以使得第一学生设备所属学生和第二学生设备所属学生可以在到达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之前可以进行线上和/或线下交友,从而有利于第一学生设备所属学生在其家庭地点不匹配的陌生公交站点下车时身边有相识的其他人结伴而行,减少被骚扰、被惊吓、被抢劫等安全故事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下车站点不匹配引起的社交账号推荐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不少的学校都开设有学校班车,以使得学校的学生在上学时段可乘坐学校班车到达自己的上课地点进行上课,以及在放学时段可乘坐学校班车回家。在实践中发现,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律性通常比较差,因此经常会发生在放学时段乘坐学校班车的学生不在其家庭地点相匹配的公交站点下车的情况。特别的,当学生在其家庭地点不匹配的一些陌生公交站点下车且身边又没有相识的其他人结伴而行时,很容易发生被骚扰、被惊吓、被抢劫等安全故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下车站点不匹配引起的社交账号推荐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其家庭地点不匹配的陌生公交站点下车时身边有相识的其他人结伴而行,减少被骚扰、被惊吓、被抢劫等安全故事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下车站点不匹配引起的社交账号推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学校班车装设的智能终端在放学时段对任意一个第一学生设备展示的二维码进行扫码,以获得所述二维码包含的所述第一学生设备正在运行的第一社交账号;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一社交账号和所述学校班车的行驶路线对应的各个站点标识上报给社交服务器,以使所述社交服务器将所述行驶路线对应的各个站点标识下发给所述第一社交账号;
所述智能终端获取所述社交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下车站点标识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是所述第一学生设备上报给所述社交服务器的、由所述第一学生设备所属学生从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收到的所述各个站点标识中选择的下车站点标识;
所述智能终端存储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与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智能终端以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为依据,查询出所述第一社交账号关联的家庭地点,并校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关联的家庭地点与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所述智能终端查询已存储的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与第二社交账号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学生设备所属学生从所述第二学生设备当前运行的所述第二社交账号收到的所述各个站点标识中选择出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并且所述智能终端预先获取所述社交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和所述第二社交账号,并预先存储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与所述第二社交账号的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智能终端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二社交账号,并将包括所述第二社交账号、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以及提示字段的社交账号互推建议上报给所述社交服务器,所述提示字段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上报的下车站点标识异常,以使所述社交服务器根据所述社交账号互推建议校验出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二社交账号互为非好友社交账号时,由所述社交服务器将所述第二社交账号推荐给所述第一社交账号以及将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推荐给所述第二社交账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在识别出所述学生班车到达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时,向所述社交服务器上报包括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到达通知消息和所述第一社交账号的第一提示信息,以使所述社交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社交账号推送所述第一下车站点标识所属站点到达通知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