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6868.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4 | 分类号: | C08L79/04;C08L63/00;C08L77/10;C08J5/24;D06M11/80;D06M11/46;D06M15/37;D06M11/83;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 氰酸 复合 层压板 | ||
本专利涉及一种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其制备方法为,将改性芳纶纤维布浸入双酚A环氧树脂与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溶液中,然后晾干得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然后将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热压,制备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12~15∶100;所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中,树脂含量为65~70wt%。具有高的紫外吸收性,避免了辐射过程光催化对纤维结构的破坏,并且改善了树脂材料的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树脂复合改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用途广泛,近年来,人们为提高层压板耐紫外性,引入了紫外屏蔽剂。紫外屏蔽剂分为有机紫外屏蔽剂和无机紫外屏蔽剂,机紫外屏蔽剂存在耐热性和耐氧化性差,无机紫外屏蔽剂存在催化活性高的问题,此外,无机材料与有机组分的结合力有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脱落的问题,从而影响服役可靠性。发明人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兼具表面活性和耐紫外性的新型芳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紫外效果,但是没有涉及阻燃性能。现有技术认为纯氰酸酯力学强度稍差,尤其是脆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保持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原有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耐紫外性能,通过研发新型无机紫外改性剂与新的制备方法,在芳纶纤维布表面形成高结合力涂层,从而赋予板材耐紫外性能与阻燃性,并且通过树脂原料以及配比的选择,结合预聚工艺,提高了层压板的弯曲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所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芳纶纤维布浸入双酚A环氧树脂与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溶液中,然后晾干得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然后将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热压,制备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12~15∶100;所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中,树脂含量为65~70wt%。
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改性芳纶纤维布浸入双酚A环氧树脂与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溶液中,然后晾干得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然后将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热压,制备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12~15∶100;所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中,树脂含量为65~70wt%。
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用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所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用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芳纶纤维布浸入双酚A环氧树脂与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溶液中,然后晾干得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用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12~15∶100;所述环氧/氰酸酯基复合层压板用环氧/氰酸酯基复合预浸料中,树脂含量为65~70wt%。
本发明中,将双酚A氰酸酯于110~115℃搅拌0.3~0.5小时,然后加入双酚A环氧树脂,于120~125℃搅拌3~3.5小时,自然冷却后加入丙酮中,溶解得到双酚A环氧树脂与双酚A氰酸酯树脂的溶液。
本发明中,晾干的温度为80~85℃,时间为110~120秒;热压的压力为2~2.5MPa,温度为110~200℃,时间为6~7小时。优选热压为阶梯工艺,具体为2MPa/110℃/1.5小时+2MPa/130℃/2小时+2.5MPa/160℃/2小时+2.5MPa/200℃/1小时。晾干参数的选择在挥发溶剂的时候避免树脂与芳纶布界面处提前反应,也避免树脂流动过大造成胶体不均匀导致复合材料性能不稳定,同时有效去除溶剂。
本发明中,所述改性芳纶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