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堵漏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7378.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卫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法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6/0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堵漏 促硬剂 固结体 堵漏 堵水 硬胶 云母 防水堵漏材料 吸水膨胀橡胶 凝集 粗细骨料 堵漏材料 固结结构 建筑堵漏 强度稳定 遇水膨胀 致密堆积 细沙 促凝剂 糯米粉 石灰粉 重量份 骨料 填满 止水 纤维 保证 | ||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堵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堵漏材料,采用按重量份数计防水堵漏材料成分如下:吸水膨胀橡胶粉2~8份;快硬胶凝1.5~6份;云母0.1~0.9份;促凝剂0.1~0.9份;纤维促硬剂1~5份;细沙5~8份;糯米粉2~5份;石灰粉2.5~3份。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堵漏材料骨料的遇水膨胀性,能快速将需堵漏处填满、挤实,起到快速堵水的效果,且在堵水过程中由于固结体为粗细骨料的致密堆积,使快硬胶凝材料、促凝集和促硬剂的成分在原位不发生变化,从而保证了固结体具有止水、堵漏和固结结构强度稳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堵漏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堵漏材料。
背景技术
堵漏是一种施工措施!他主要用在防水的容器或者地基渗水时普遍用的措施。堵漏是指物质泄漏人为制止的活动,房屋隧道堤坝漏水、管道容器内介质泄漏、井下井管破损泄漏后使用专业堵漏工具材料制止泄漏的行为,完好管道内开孔封堵行为。堵漏全称为中国堵业或中国堵漏业,堵漏是四堵行业统称,堵漏的四堵分别为带压堵漏行业、防水堵漏行业、开孔封堵行业、井下堵漏行业。
带压堵漏行业:主要应用于卫星发射、船舶军舰、石油(油田、炼油等)、化工(乙烯、氯碱等)、燃气(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沼气等)、发电(热点火电、核电、水电等)、冶金、造纸、消防、储运、供水、供暖、酿酒等企业,全称为管道容器不动火不停输快速带压堵漏行业,行业内有十一种技术工艺分别是:1、注剂密封技术;2、包扎捆扎技术;3、冷焊粘补技术;4、钳卡速堵技术;5、钢带拉紧技术;6、连接修补技术;7、高频捻缝技术;8、阀门胶堵技术(动密封类);9、法兰卡带技术;10、带压磁堵技术;11、窃油气阀堵技术;防水堵漏行业:主要应用于房屋、屋顶、隧道、地铁、地下工程类、沟渠、池塘、勾缝的防水处理、涂刷防水层、嵌缝、缝隙高压灌注等。材料分三类,分别为树脂类、粉末类、胶膏类。行业内有多种工艺、高压灌浆工艺、高压灌脂工艺、嵌缝工艺、环氧施胶工艺、粉剂填堵工艺等;
水泥基灌浆、堵漏砂浆是一类工程中常用的灌浆封堵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堵漏灌浆或结合其他防渗加固手段,满足工程施工及运行的需要,以达到良好的施工环境和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大量的用于大型设备锚固,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等施工缝的嵌固,混凝土梁柱的加固修补等。然而,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堵漏灌浆材料开裂而重新发生渗漏是一类常见的工程问题。因此,现有堵漏材料的原料为28d抗压强度高于42.5MPa的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高铝水泥中的一种,采用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填料为石英砂、刚玉或铁尾矿,有机硅类消泡剂,聚羧酸类减水剂,甲酸钙或碳酸锂,葡萄糖酸钠,甲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与现有灌浆材料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流动性优良、后期强度增长和耐久性好的特点;但是在注浆过程中容易被冲散,难以在激流中施工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堵漏材料,采用按重量份数计防水堵漏材料成分如下:
吸水膨胀橡胶粉2~8份;
快硬胶凝1.5~6份;
云母0.1~0.9份;
促凝剂0.1~0.9份;
纤维促硬剂1~5份;
细沙5~8份;
糯米粉2~5份;
石灰粉2.5~3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纤维促硬剂的长度为3~20mm。
优选的是,所述细沙包括超细沙和中细沙两种,所述的超细沙粒径范围为355~800μm,所述的中粗果壳粒径范围为860~1200μm,所述的中细沙粒径范围为1700~3350μm。
优选的是,所述细沙中超细沙和中细沙的比例为1:0.5~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法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法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7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