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及使用其的灌缝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9115.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0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曾京生;何永军;迟广智;周莎莉;孙鹏云;张蕊;王凯椿;李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4;E02D33/00;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杜欣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缝材料 承台 墩桩 钢条 边界条件 界面波纹 施工工艺 装配式 灌缝 灌注 焊接 模仿 施工工艺性 光面 材料切割 建筑应用 搅拌设备 客观需求 连接接缝 强度检测 试样外观 图纸要求 细部构造 现场浇筑 预制装配 制作方便 密实性 模板缝 有效地 拆模 接缝 内模 判读 三面 施工 四面 直观 观察 桥梁 检验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及使用其的灌缝施工工艺,涉及预制装配施工桥梁连接接缝灌注施工的客观需求,本发明可模拟现场浇筑时灌缝材料的边界条件,属于建筑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制作方便,细部构造对灌缝材料的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模板缝宽调整范围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灌缝材料使用量较少,既满足对搅拌设备参数的确定,又能对灌缝材料的施工工艺性进行检验,通过拆模后对试样外观的观察和材料切割后强度检测,对灌缝材料的性能可直观准确的判读,本发明中外模四面焊接钢条模仿界面波纹面;内模一面焊接钢条其余三面为光面模仿界面波纹面,在进行承台墩桩接缝灌注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密实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施工桥梁连接接缝灌注施工的客观需求,本发明可模拟现场浇筑时灌缝材料的边界条件,属于建筑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及使用其的灌缝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我国,桥梁上部结构的预制建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在大量的桥梁建设中采用,而下部结构是目前预制装配式桥梁的关键,尤其对于北京高振区,下部结构的连接形式、力学性能和抗振性能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开展预制装配式连接缝超高性能混凝土灌缝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为桥梁施工项目设计和现场施工工艺提供基础和依据。
自密实混凝土是否能在仅依靠自身重力的条件下达到密实填充模板的要求,它的工作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良的工作度是其与普通混凝土最根本的不同。目前自密实混凝土自身特性以及预制装配施工桥梁连接接缝特殊结构形式仍有如下技术难点:①连接接缝宽度有限,灌注施工工艺需研究;②接缝灌浆可能存在而又不可检测的灌注不密实难题,避免质量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及使用其的灌缝施工工艺,外模四面焊接钢条模仿界面波纹面;内模一面焊接钢条其余三面为光面模仿界面波纹面,来解决界面波纹面制作难度高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及使用其的灌缝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包括预制墩桩和承台,所述预制墩桩安装在承台上,所述承台为预制墩桩的支撑台或扩大基础;还包括预留插槽、灌注混凝土、齿键和模板,所述预留插槽设置在承台上,所述预制墩桩通过灌注混凝土灌注连接在预留插槽中,所述模板包括外模和内模,内模设置在外模内部,所述齿键设置在外模和内模之间,所述外模外侧四面模仿界面波纹面,所述界面波纹面为装配式建筑中接缝浇筑时承台与预制墩桩的接触面,采用波纹面的好处是:提高浇筑的密实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模和内模均为方形,外模和内模的材质均为钢制材质,外模的外侧四面和内模的内侧一面均设置有钢条,内模的内侧其它三面为光面,所述钢条焊接在外模和内模上;钢条的作用是:模拟界面波纹面细部构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模的参数为:边长2150mm,高2400mm;所述内模的参数为:边长2000mm,高2400mm;所述钢条的参数为:宽50mm,厚7mm,钢条在外模和内模上中心间距为100m,钢条上设置有倒角;所述外模上焊接钢条的四面和内模上焊接钢条的一面做齿键。
一种使用上述所述的装配式承台墩桩足尺模型的灌缝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搅拌器械选择:采用可移动强制式立轴搅拌机;
2)原料搅拌:将灌注混凝土的胶结材料放至步骤1)中选用的可移动强制式立轴搅拌机中,先将胶结料搅拌成流动状态,再加入钢纤维并搅拌使之分布均匀;灌注混凝土搅拌均匀并呈流动状态即可;
3)灌缝施工:灌注缝隙按照最小灌缝宽度8cm灌注进行灌缝;完成对装配式承台和预制墩桩的灌缝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