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9597.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1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王正国;陆以春;毛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保捷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P1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台阶 型齿圈 生产线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包括转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所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相互独立工作,所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均包括齿圈检测组件、齿圈上料组件和齿圈扩孔单元;其中,所述齿圈扩孔单元包括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本发明能够进行多种规格尺寸的齿圈的筛选和台阶扩孔,每个工作单元均可进行齿圈外形尺寸检测、齿圈转运和齿圈扩孔,通过在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之间通过机械手转运齿圈,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上设置不同的刀具,完成齿圈台阶孔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圈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总成所用的齿圈工艺多为锻造成型,国内设计的模式为,锻造成无台阶齿圈,然后车加工出台阶。此工艺流程将由大量的车加工工序,并且金属车削量大,导致材料浪费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始开展台阶型齿圈锻造工艺的研究。因台阶扩孔存在折叠倾向,并且出现裂纹的风险高。因此,继续一套合理的能够进行齿圈台阶扩孔的设备和工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的加工工艺,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所需要的人力少,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大规模应用。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包括转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所述转台为圆形转台,所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间隔均匀的设置在转台的圆周外部,所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相互独立工作,所述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均包括齿圈检测组件、齿圈上料组件和齿圈扩孔单元,所述齿圈检测组件的一端与转台连接,所述齿圈上料组件与转台的外圆周连接,并且齿圈上料组件可将齿圈转运至齿圈扩孔单元上;其中,所述齿圈扩孔单元包括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所述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均包括机座、龙门架、主轴箱、主轴、刀具和工作台,所述龙门架架设在机座上,所述主轴箱设置在龙门架上,并且主轴箱处于工作台上方,所述主轴与主轴箱连接,所述刀具设置在主轴上。本发明的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能够进行多种规格尺寸的齿圈的筛选和台阶扩孔,设置独立工作的第一扩孔单元、第二扩孔单元和第三扩孔单元,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工作单元均可进行齿圈外形尺寸检测、齿圈转运和齿圈扩孔,通过在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之间通过机械手转运齿圈,第一钻孔装置、扩孔装置、铰孔装置和铣台阶孔装置上设置不同的刀具,完成齿圈台阶孔的加工。
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四爪卡盘。通过四爪卡盘能够进行工件的稳定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所述转台包括转盘、一组导料板、支撑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立柱和挡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支撑座连接,所述转盘固定设置在支撑座的上端面上,并且转盘内设有若干齿圈,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转盘的中间位置,并且第一立柱可随转盘转动,所述挡板的截面为圆形,并且挡板处于转盘外圆周的外部,所述一组导料板的一端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挡板的内壁上,并且导料板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远离挡板的端部与挡板的内壁之间形成齿圈进料口,所述齿圈上料组件与齿圈进料口连接。设置的转台能够将齿圈通过导料板移动至齿圈进料口处,符合尺寸要求的可通过齿圈上料组件转运至相应的齿圈扩孔组件,进行扩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部设有圆环形的滑槽,所述齿圈检测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保捷锻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保捷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