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烟气中烟羽的环保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0165.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2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秦晓伟;李晟;郭晓菲;阎煌煜;张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C02F1/5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烟气 中烟羽 环保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烟气中烟羽的环保装置及工艺,包括烟气脱硫装置,烟气脱硫装置后依次设有吸收塔、沉淀池、清水池、离心泵、电捕器、烟囱,所述烟气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吸收塔侧面的进气口连接,吸收塔下部的出液口连接沉淀池,沉淀池中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处理吸收剂中杂质;沉淀池后连接清水池,清水池通过离心泵连接吸收塔侧面的进液口;吸收塔上部的出气口连接用于电捕除尘的电捕器,电捕器上部出口与烟囱连接。本发明用常温清水作为吸收剂,既可以脱除烟气中的杂质,又可以降低烟气的温度,再经后续沉淀处理,吸收剂又回到清水池中,循环使用,同时减少了水蒸气的排放,降低了温室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烟气中烟羽的环保装置及工艺,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雾霾来源主要有工业排放污染、城市建设装修、道路扬尘、生活取暖排烟以及汽车尾气等。雾霾中包含了细微尘土、挥发性酸雾如硝酸硫酸雾、有机碳氢化合物、重金属等,这些正是工业尾气、供暖锅炉、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特别是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冶金、化工、和建材工业,是空气悬浮微粒和硫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汽车尾气多数是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特别是柴油汽车排放中微颗粒含量更高。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构成了雾霾污染中最主要的危害。目前进行雾霾治理的大宗旨:一是控制人口,二是加大环保资金投入,三是加强环保法律的制定并加强执法力度,四是加快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控制人口属于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艰巨目标;至于加大环保的资金投入和加强环保法律的制定,在大气污染的治理“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最新环保法也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随着国家对治理雾霾执行力度的日益加大,尘、硫、硝的减排量巨大,尽管如此减排,仍然没有给我们带来持续的蓝天白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反倒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对雾霾治理的方式和方法尚存在许多欠缺之处,对于治霾新技术的开发还需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专利CN 105805768 A公开了一种降低烟气白烟的节能环保设备及工艺,通过两个风机和玻璃板式换热器实现了降温换热,但并没有详细说明玻璃板式换热器的构造;中国专利CN 105964087 A公开了一种降低烟气产生PM2.5的系统及方法,通过多种除雾器进行两次除雾,但流程复杂,需要多种设备,这也增加了成本。
目前多采用在烟气管线尾部增加烟气-烟气再热器(GGH)等设备,采用提高脱硫后烟气排烟温度的方法来提高污染物扩散度,减轻烟囱腐蚀和白烟现象。但GGH多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酸露点腐蚀、堵塞等原因而发生故障,停止工作,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设备和工艺方法来治理PM2.5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低烟气中烟羽的环保装置及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烟气中烟羽的环保装置,包括烟气脱硫装置,烟气脱硫装置后依次设有吸收塔、沉淀池、清水池、离心泵、电捕器、烟囱,所述烟气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吸收塔侧面的进气口连接,吸收塔下部的出液口连接沉淀池,沉淀池中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处理吸收剂中杂质;沉淀池后连接清水池,清水池通过离心泵连接吸收塔侧面的进液口;吸收塔上部的出气口连接用于电捕除尘的电捕器,电捕器上部出口与烟囱连接。
上述装置中,吸收塔底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液口,进气口管道端部设有气体分布器;吸收塔顶部设有出气口和进液口,进液口管道连接六向圆形喷淋器,吸收塔内部设有交错排列的梯形导流浮阀塔板,梯形导流浮阀塔板的端部设有溢流堰。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导流浮阀塔板中,阀孔上部为梯形阀片,能改变液体流量以及流动方向,所述梯形阀片的长度为20-100mm,宽度为15-35mm,阀腿高度为10-30mm。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导流浮阀塔板中两相邻梯形波峰的中心距L为2-10mm。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导流浮阀塔板中梯形底角α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0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黑烟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丙烷丙烯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