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裂防渗型桥梁铰缝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0231.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康爱红;顾万;肖鹏;唐站站;陈欣;沈楸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7;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抗裂 桥梁铰缝 防渗型 掺量 施工 应用前景广阔 铰缝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玄武岩纤维 抗裂性能 抗渗性能 桥梁结构 减水剂 膨胀剂 硅灰 沙子 石子 防渗 水泥 安全 | ||
1.一种抗裂防渗型桥梁铰缝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水泥480~540份,沙子680~740份,石子920~1000份,水160~185份,硅灰38~50份,减水剂4~6份,膨胀剂25~32份,还包括为混凝土体积0.08%~0.22%的玄武岩纤维和为混凝土体积0.08%~0.22%的聚丙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子为石灰岩碎石或玄武岩碎石,其级配要求范围为:0.075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0%~3%,2.36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0%~8%,4.75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8%~16%,9.5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24%~38%,19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52%~68%,26.5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75%~88%,31.5mm筛孔对应的的质量通过率为95%~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沙子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4~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灰为一级硅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剂为UEA型混凝土膨胀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玄武岩纤维单孔直径16~18um,长度12mm,抗拉强度>40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单孔直径16~21um,长度19mm,抗拉强度>250MPa。
10.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抗裂防渗型桥梁铰缝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先投入石子+50%沙子+75%水+硅灰,搅拌8~12min,然后投入水泥+减水剂+膨胀剂+50%沙子+25%水,搅拌12~15min,最后投入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搅拌8~12min秒,搅拌至纤维分布均匀,将混凝土运至铰缝施工现场时要求塌落度为140mm±30mm;
(2)混凝土浇筑时需对称纵向中心线,先中心后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水平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角度为40~45°,振捣深度5~10cm,每一振点振捣时间为20~30s;
(3)混凝土初凝后,对铰缝顶面混凝土进行拉毛处理,梁底间缝隙在铰缝施工完毕后勾缝处理,确保美观;
(4)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覆盖土工布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0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