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耐切割轻型聚氨酯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0825.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顾兴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斯达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B65G15/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耐低温 输送带 聚氨酯输送带 聚酯织物骨架 耐切割性能 底层织物 胶质层 耐切割 聚醚 轻型输送带 网络交联剂 碎裂 低温环境 聚酯纤维 耐低温性 润滑剂 粘结性 聚酯 制备 硬化 编制 | ||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耐切割轻型聚氨酯输送带,包括由上至下的聚氨酯胶质层、底层织物层和聚酯织物骨架;所述聚氨酯胶质层包括TPU粉100份、润滑剂5份;所述底层织物层包括PU胶100份、网络交联剂5份;所述聚酯织物骨架采用聚酯纤维编制而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轻型输送带在低温环境下硬化,易碎裂的问题,通过聚氨酯、聚酯和聚醚TPU相结合,利用聚醚TPU本身的耐低温性和耐切割性能,确保整体的粘结性,有效的提升了输送带的耐低温和耐切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耐切割轻型聚氨酯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型输送带是输送带中的精细产品,以棉、聚酰胺(PA)、涤纶等织物作为带芯或骨架材料,以橡胶(包括橡塑)或塑料作为覆盖层(也可无覆盖层带),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有各种图案的深浅花纹或横向型条、挡板和波纹挡边。轻型输送带具有带体轻薄、尺寸稳定性好、精度高、色彩明快、张力高、安全无毒等特点。同时,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可供用户选择的产品种类和性能范围越来越广,可具有防静电、耐腐蚀、阻燃、低噪音等各种特殊性能。
根据国家标准GB/T23677 2009轻型输送带,按轻型输送带的覆盖层的材料类型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橡胶型(包括橡塑型)和塑料型(包括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乙烯PE等)。传统的橡胶输送带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生产并用于各种物品输送,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以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为主。目前,通过塑料增强橡胶和橡胶增韧塑料等改性原材料的使用,促使以橡胶为主要原料的输送带转向了新型橡塑复合材料输送带。
轻型输送带在低温环境下运输时往往会出现塑料硬化,出现易碎裂等问题,无法满足目前的运输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低温、耐切割轻型聚氨酯输送带,解决了现有轻型输送带在低温环境下硬化,易碎裂的问题,通过聚氨酯、聚酯和聚醚TPU相结合,利用聚醚TPU本身的耐低温性和耐切割性能,确保整体的粘结性,有效的提升了输送带的耐低温和耐切割性能。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低温、耐切割轻型聚氨酯输送带,包括由上至下的聚氨酯胶质层、底层织物层和聚酯织物骨架;
所述聚氨酯胶质层包括TPU粉100份、润滑剂5份;
所述底层织物层包括PU胶100份、网络交联剂5份;
所述聚酯织物骨架采用聚酯纤维编制而成。
所述聚酯织物骨架通过经线和纬线编制而成,所述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采用单根聚酯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经线采用多根聚酯纤维构成,且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间隔设置。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聚酯纤维编织形成的聚酯织物骨架提升传送带的抗拉强度。多根聚酯纤维形成的第二经线能够在上表面形成突出条结构,从而形成加强筋,进而使得整个传送带的抗拉强度得以提高。
所述TPU粉采用型号为1185A的聚醚TPU。
所述润滑剂采用低分子量聚合物;所述低分子量聚合物采用聚乙烯蜡或低分子聚丙烯。
聚乙烯可提高加工效率,防止薄膜粘连,改善填料或颜料的分散性;低分子量聚丙烯作为TPU润滑剂,性能优良,能改善其他助剂的分散性,同时熔融状态下,能够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体系中,随着聚合物材料温度降低,润滑剂分子逐渐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很薄的一层润滑层,从而降低了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
所述网络交联剂采用型号为JN852的交联剂TAC,所述TAC由三聚氯氰、丙烯醇合成反应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斯达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斯达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0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纤牛巴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燃透湿性医用无尘服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