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行李牌的机场行李自动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2640.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0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B65G47/71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传送带 传送带 行李 机场行李 自动传输系统 行李托运 分拣 航班 发送射频信号 后台中心 人力成本 推动机构 行李分拣 一端设置 智能分拣 储存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机场行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行李牌的机场行李自动传输系统。包括主传送带和多条分传送带,分传送带设置在主传送带的两侧;所述主传送带上有行李,行李上固定有包含行李托运者信息和航班号且能够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电子行李牌;分传送带延长方向上的主传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将主传送带上的行李自动推到分传送带上的推动机构;还包括储存有行李托运者信息、航班号信息和对应电子行李牌ID号的后台中心。本发明通过行李的自动、智能分拣,不仅可以基本杜绝行李分拣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行李的分拣速度,并大幅度减少分拣人员的数量,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场行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行李牌的机场行李自动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飞机作为出行的首选的交通工具。对于机场而言,面对庞大的行李数量,机场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便提高行李转运的准确率,做到人和行李同机抵达目的地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仍然存在大量的行李丢失事件发生。
传统机场行李分拣都是通过人工分拣,分拣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地服人员的教育水平、疲劳程度以及行李分拣大厅的光线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且消除该类影响因素的成本较高。查询历史分拣记录非常困难、行李遗失难以及时发现,因而经常出现行李遗失或分拣错误的情况,无法满足“人和行李同机抵达目的地”的要求。每个航班至少使用一张行李粘贴纸,造成大量纸张浪费,与民航总局要求的“建设绿色环保机场”的目标背道而驰。据统计,全球机场的托运行李每200件就有1件丢失,造成这么高的行李丢失率,和现行落后的行李分拣方法密不可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行李牌的机场行李自动传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解决机场托运行李丢失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子行李牌的机场行李自动传输系统,包括主传送带和多条分传送带,分传送带设置在主传送带的两侧,且与主传送带边缘的距离小于5cm;所述主传送带上有行李,行李上固定有与行李托运者信息匹配,且能够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电子行李牌;分传送带延长方向上的主传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将主传送带上的行李自动推到分传送带上的推动机构;还包括储存有行李托运者信息、航班号信息和对应电子行李牌ID号的后台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沿传送带移动方向设置的用于读取电子行李牌的扫描器和液压推杆。所述扫描器与定位基站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推杆的端部设置有顶块,顶块运动路径的最远端设置于分传送带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顶块的中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与液压推杆的伸缩方向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与后台中心和电子行李牌通信的手持智能终端,手持智能终端与移动终端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主传送带的传输路径上均匀设置有能够接收电子行李牌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对应的电子行李牌ID号传输给后台中心的定位基站。
作为优选,所述分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能够接收电子行李牌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对应的电子行李牌ID号传输给后台中心的定位基站。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定位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器Ⅰ,用于控制第一射频模块Ⅰ进行RF信号收发,并与第二处理器Ⅰ通信连接;
第二处理器Ⅰ,用于控制第二射频模块Ⅰ进行RF信号收发,并与第一处理器Ⅰ通信连接;
第一射频模块Ⅰ,使用SPI协议与第一处理器Ⅰ连接由第一处理器Ⅰ控制进行RF信号收发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2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