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哈茨木霉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3101.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雪迎;温孚江;朱常香;张新建;王加宁;张广志;周方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1/0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茄花 哈茨木霉 保藏 菌株 防治 中国微生物菌种 应用 微生物中心 独特作用 有效防治 花叶病 钝化 预防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哈茨木霉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LTR‑2于2005年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1498;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该菌株具有钝化番茄花叶病的独特作用,且可对泛起花叶病进行预防,从而可有效防治番茄花叶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菌技术领域,具体为哈茨木霉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番茄病毒病的广泛传播严重影响着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到目前为止,与之相关的病毒已报道的达40多种,其中以番茄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病危害最为严重。在我国,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多以番茄花叶病毒侵染为主。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作为引起番茄病毒病最主要的毒原之一,能够侵染茄科、藜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植物。该病毒尤其是对番茄的危害十分严重。感染番茄花叶病毒的番茄植株出现发育滞缓,整株叶片呈现黄化、皱缩、出现黑褐色或灰白色小点,影响植株坐果;未出现滞育和叶片黄化现象的植株,叶片出现叶脉黄褐色坏死,后沿叶柄蔓延至茎部,出现深褐色坏死条斑,严重时,植株整株枯死,严重影响其产量。早期发病的损失可达50-70%,甚至绝收。此外,病株上成熟的果实也会发生病变,轻者着色不均,严重者果实会出现凹陷的褐色病斑,导致“花脸”果的产生,果实品质大为降低,对其经济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据研究,番茄花叶病毒流行的诱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天气原因,如番茄生长期,由于高温、干旱,容易产生花叶病;二是茄科、藜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植物重茬、连茬时间过久的农田。目前对番茄花叶病毒的防治手段多采用化学防控为主要措施。为有效防控该危害,多数果蔬产区会多次、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而化学农药的毒副作用以及化学残留问题至今尚未有效解决,对食品安全也是巨大隐患。
由于木霉菌通过分泌抗生素类及酶类等物质,对病原产生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植株生长。本发明借助木霉菌产生的钝化番茄花叶病毒物质进行番茄花叶病的生物防治,以期为保障茄科蔬菜,尤其是番茄产量与品质,为加强食品安全性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哈茨木霉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该菌株具有钝化番茄花叶病的独特作用,且可对泛起花叶病进行预防,从而可有效防治番茄花叶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哈茨木霉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该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菌株LTR-2是由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分离获得并保存,于2005年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 NO.1498;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该菌株具有钝化番茄花叶病毒的独特作用,从而对番茄花叶病毒引发的番茄花叶病有良好防效。
上述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LTR-2,菌丝纤细无色,具分隔,多分枝;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的侧枝上生出,对生或互生,一般有2~3次分枝,著生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形或锥形;分生孢子呈球形,孢壁具小疣突,呈蓝绿色;菌落在PDA固体培养基上初为白色絮状,后变为暗绿色。
所述的哈茨木霉LTR-2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具体为哈茨木霉LTR-2代谢产物在防治番茄花叶病方面的应用。
上述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发酵液的获得:将保藏的哈茨木霉LTR-2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30℃±1℃的温度条件下培养72h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取Φ=6mm菌块接种至液体发酵培养基,于30℃±1℃﹑转速160r/min条件下,震荡发酵1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3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