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4516.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许绍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网易再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12/4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文思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接口 测试 方法 装置 介质 计算 设备 | ||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创建操作;响应于创建操作,在电子设备本端创建虚拟专用网络,其中,虚拟专用网络至少用于传输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在通过虚拟专用网络传输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的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程序获取交互数据,其中,目标应用程序用于对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测试;以及根据交互数据对网络接口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在电子设备本端创建虚拟专用网络,通过虚拟专用网络可以实现网络接口测试功能,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测试流程简化,提高了测试效率。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口测试装置、一种介质和一种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网络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接口测试的相关方法对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或者外部系统与所测系统之间的通信稳定性进行测试。例如,采用测试工具对服务端提供的接口是否按照约定的策略和方式返回正确和稳定的响应进行测试。
具体地,以抓包工具A对移动终端上搭载的操作系统网络接口进行测试为例,首先需要将移动终端和台式电脑连接到同一个Wifi网络,然后在台式电脑上打开抓包工具A,并且获取台式电脑的ip地址,最后设置移动终端的Wifi网络的网络代理为台式电脑的ip地址。通过上述设置之后,才能通过抓包工具A获取并查看到移动终端发送的网络请求和接收到的响应内容。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果要实现移动终端上的网络接口测试系列功能,需要其它设备辅助才能完成,或者同时需要同时连接Wifi网络才能完成,或者需要频繁切换多个工具才可以完成,并且每个工具之间不能形成较好的衔接,需要开发者逐个配置工具。
发明内容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对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测试需要借助其它电子设备,导致测试流程复杂,测试效率低这是非常令人烦恼的过程。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改进的网络接口测试方法,以使得测试流程简化,提高测试效率。
在本上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创建操作;响应于上述创建操作,在电子设备本端创建虚拟专用网络,其中,上述虚拟专用网络至少用于传输上述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在通过上述虚拟专用网络传输上述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的过程中,通过上述电子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程序获取上述交互数据,其中,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用于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测试;以及根据上述交互数据对上述网络接口进行测试分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交互数据包括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上述服务器的请求内容和上述服务器响应上述电子设备的响应内容,根据上述交互数据对上述网络接口进行测试分析包括:解析上述请求内容和上述响应内容,得到解析数据;以及根据上述解析数据对上述网络接口进行测试分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配置操作;响应于上述第一配置操作,在上述目标应用程序中生成域名映射表和/或链接映射表,其中,上述域名映射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域名和与域名具有映射关系的网络地址,上述链接映射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链接和与链接具有映射关系的网络地址;以及可视化展示上述域名映射表和/或上述链接映射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交互数据包括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上述服务器的请求内容,在通过上述虚拟专用网络传输上述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数据的过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解析上述请求内容,确定上述请求内容中所包含的第一目标域名;从上述域名映射表中确定与上述第一目标域名对应的目标网络地址;以及根据上述第一目标域名对应的目标网络地址将上述请求内容转发至对应的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网易再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网易再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4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