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式改性土抗滑挡土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4723.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土抗滑 挡土墙 施工 方法 | ||
一种暗式改性土抗滑挡土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开挖方式(L1)与分区分层(h1、h2)开挖方式相结合、主开挖方式(7)和辅助开挖(6)方式相结合、现场搅拌压实快速施工与适时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与同类方法比,具有施工速度快、槽壁稳定、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工程造价低等优势,特别适于对泥质砂岩、碳质页岩残积土路堑边坡土岩界面以上的高液限残积土中深层滑坡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暗式改性土抗滑挡土墙,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暗式改性土抗滑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路和水利工程科技工作者,已在开始研究将土质改良技术应用于膨胀土路堤边坡的处治,取得了不俗的工程效益和技术成果。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法,目前还无法直接将土质改良技术用于中深层膨胀土土质边坡滑坡的治理,国内外对该类滑坡的治理,依然主要采用经济性差的锚索与抗滑桩复合结构方案,因此,工程实践急需找到一种技术可靠且经济性更好的治理方法。
膨胀土边坡滑坡以浅层滑坡为主,但在泥质砂岩、碳质页岩路堑边坡上部的厚层残积土滑坡则常为中、深层滑坡。泥质砂岩、碳质页岩的残积土常为具有弱膨胀性的高液限土,因此,该类滑坡属于膨胀土中、深层滑坡。该类滑坡破坏的主要诱因是由于开挖卸荷作用在坡面开挖面形成的卸荷裂隙及干燥失水条件下高液限土土体的收缩形成的干缩裂隙为雨水入渗打开了方便之门,而雨水入渗进入土岩界面,使得土岩界面上方的高液限土土体含水量大增,导致土体湿化膨胀,强抗剪度急剧下降,直至接近软土的强度,最终,低强度诱发高液限残积土沿土岩界面发生中深层滑坡破坏。这类滑坡往往长度较大,如采用挡土墙进行治理,往往需要多级挡土墙,这就必须在滑坡体中部修筑暗式挡土墙。
目前,水泥改性土常用于对高液限土填料的化学改良,经水泥化学改良后的水泥改性土不但消除了高液限土干缩湿胀的不良变形特性,较高水泥掺量的水泥改性土,还具有快速硬化,形成远高于湿化原状高液限土体抗剪强度的良好特性。如果能找到将水泥改性土技术应用到暗式挡土墙修筑的适宜施工方法,就能依靠大宽度水泥改性土挡土墙具有的较大自重,形成多级水泥改性土重力式挡土墙,实现对该类高液限土中深层滑坡的治理。
发明内容
改性土难以用于治理中深层膨胀土滑坡的主要问题是,在已发生破坏的滑坡的泥质砂岩、碳质页岩残积土路堑边坡上进行暗式改性土抗滑挡土墙开挖施工时,难以保证边坡不发生二次滑动和难以保持开挖槽壁的稳定。
泥质砂岩、碳质页岩残积土路堑边坡的中、深层滑坡往往是沿沿土岩界面发生的牵引式、渐进式滑坡,滑坡体往往为大型整体滑块和裂隙带组成,滑动面较为平缓,且多为蠕动滑坡,因而,在大型整体滑块体进行小段面开挖时,滑坡体仍具有短期的临时土拱效应提供给坑壁短时的稳定。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基于该类滑坡中大型滑块体具有的临时土拱效应,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法,利用探槽式小断面快速开挖和快速回填改性土工艺,并配合在改性土中添加早强剂,使得回填改性土体能在探槽式小断面临时土拱效应失效前及时提供支护作用,从而实现暗式挡土墙的稳定开挖施工。具体来说,本发明主要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暗式抗滑挡土墙的稳定、低成本施工:
1)本发明采用固体重量掺配比分别为10%的水泥、3%的水玻璃及87%的开挖滑坡高液限土土料进行改性土的掺配,再将掺配好的改性土料加上适量水,用挖掘机现场拌和并回填压实到开挖槽中,以便形成具有快速硬化特征的水泥改性土墙体。由于该墙体的主要材料为开挖的高液限土残积土滑坡土料,土料成本很低,加之,用挖掘机现场拌和并回填压实,拌和和回填压实的施工成本也大为降低,这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比同类方法具有快速又经济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4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