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畜的智能投喂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5215.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扬;李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A01K29/00;G06K9/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孟旸;王丽琴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畜 智能 投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畜的智能投喂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家畜的饲喂规则;摄像头,安装于食槽上方,以在接收到拍照指令时采集最临近于食槽的家畜的脸部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脸部图像确定家畜的标识;电子饲喂器,安装于食槽,以根据所接收到下料指令向食槽中投放饲料;控制器,用于根据存储模块饲喂规则向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从摄像头接收脸部图像和饲料图像并转发至识别模块,从识别模块接收家畜的标识和食槽中的饲料剩余量,根据家畜的标识并结合所述饲喂规则向电子饲喂器发送下料指令。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的脸部识别技术区分每只家畜,实现了针对家畜个体的远程精准饲喂控制,有利于饲喂规则的制定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畜饲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畜的智能投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农牧业大国,猪养殖行业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对于猪的饲喂依然沿袭着较为传统的方式,大多是根据生产中总结出的经验。特别是针对母猪,在猪不同的生长周期,制定不同的饲喂方式,包括饲料种类、饲喂量、饲喂时间,以求最大程度去适应猪的生长规律,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例如:
(1)通过给母猪打耳标对母猪进行标识。根据生产周期,母猪被划分为不同的批次进行管理,同一批次的母猪按照相同的饲喂规则进行统一饲喂,以最大程度节约时间成本和饲料成本,使母猪产能达到最大化。
(2)在规模化养殖场,饲料通过料线进行投喂,每一个栏位可以人为设定饲喂的时间和饲喂量,到达预设时间,统一投料。如果要调整饲喂量,需要饲养员为人为调整料筒的下料量。
(3)按照栏位种类的划分,可分为大栏、保育栏、定位栏、产床四种。其中大栏和保育栏里面会有多只猪,而每一个栏位只有一个食槽,所以就会出现多只猪在一个食槽里吃食的情况。
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猪饲养过程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目前猪场通过给猪打耳标对猪进行标识,并非最优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会对猪的耳部会有一定损伤,同时,猪与猪之间经常会发成打斗和撕咬,耳标有可能会脱落,使得猪丢失自身的标识信息,无法再查找猪的生长记录。有时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得不给猪打多个耳标,这样就会对猪造成更大的伤害。另外,饲养员在查询耳标的时候,需要抓住猪耳读取耳标上的数字,操作起来极为不便。
(2)动物的健康状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猪对于外界环境(如细菌、病毒)尤为敏感,人身上所携带的细菌极易传染给猪,造成猪生病,甚至是疫情的发生。正规的养殖场在进入生产车间时会进行严格的消毒,并且限制进入猪场的人数,意在最大限度控制这种风险。而传统饲养方式,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人工对每一个猪栏的饲喂量进行设置,无形中增加了传染的风险。
(3)对于母猪生产进行批次管理,可以节约养殖的的成本,提升产能,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精细化养殖养殖。每只猪都有自己的习性,饲喂也应该因猪而异。即便在同一个批次中,每一只猪的饲喂量,饲喂时间也需要个性化设置。此外,诸如大栏,保育栏这种一个栏里多只猪的情况,会出现抢食的情况,有些猪饲喂的过量,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有些猪抢不到食物,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产。
(4)目前的猪饲喂方式,只能“凭感觉”、“凭经验”,缺乏精准的数据支撑,如每一只猪应该吃多少料,实际吃了多少料,传统养殖没有能力在日常生产中,收集这样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畜的智能投喂系统和方法,以实现针对每一只家畜独立的饲喂流程,实现家畜饲养的精细化管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畜的智能投喂系统,包括摄像头、控制器、识别模块、电子饲喂器和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家畜的饲喂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