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5755.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水;王永诗;郝雪峰;李友强;杨万芹;崔营滨;尚冰;石红霞;高磊;徐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勘探 程度 单元 划分 方法 | ||
1.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勘探现状评价结果,确定适合盆地或凹陷勘探需求的目的层系划分方案;
步骤2,编绘目的层构造图,依据二级控带断层及主要沉积岩相分布,划分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
步骤3,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
步骤4,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及储层厚度分布,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
步骤5,编绘分油藏类型已发现油气储量与流体压力系数叠合平面分布图,分析油气来源,剖析油气输导体系,划分油源、输导条件控制的油气运聚单元;
步骤6,叠合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划分图,以构造单元为主,再结合不同单元勘探领域、部署思路技术方法的差异,最终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
在步骤2中,构造岩相带是以二级构造带为主线,考虑沉积相带完整性,强调断陷盆地构造控沉积、沉积控油藏分布及富集的特点划分的区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于高勘探程度区,根据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不同层系勘探现状的梳理评价,确定适合当前勘探需求的目的层地质分层划分方案;地质分层是根据沉积间断、变形变质、岩浆侵位的特征不同等分出若干个构造层,根据勘探部署需求进行目的层系划分,最多为三级层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目的层二级构造岩相带内,依据三级断裂、构造脊、构造谷的分布,划分出受构造控制的三级构造单元;构造脊是指由于岩层产状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正向构造的脊线;构造谷指构造走向与构造线一致的谷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编绘沉积相平面图与储层厚度等值线图,依据沉积相边界及储层厚度分布差异,划分出受岩相控制的沉积单元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分油藏类型为构造类、岩性类、地层类和潜山类,已发现油气储量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油气运聚单元是指具有明确的油气源、输导条件,以某一类油藏类型为主的油气运聚地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勘探程度区勘探层单元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勘探层单元是同一构造层或构造亚层中,以二、三级构造带为基础,综合考虑勘探程度、认识程度,划分的具有相对统一的构造体系、沉积体系、油气运聚体系的潜力地质单元;在构造单元、沉积单元、运聚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考虑构造、沉积体系完整性、成藏体系的独立性,综合确定勘探层单元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7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