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锰酸锂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5763.4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阳;包希文;马岩华;钱飞鹏;李佳军;邓亚烽;陆科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36;H01M10/0525;H01M4/485;H01M4/505;H01M4/525;C01B25/26;C01B25/45;C01B25/37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锰锂包覆镍锰酸锂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锰酸锂的生产工艺,其包括:S1、配料:将锂盐、锰盐、镍盐按比例称取,添加去离子水磨碎后取出;S2、烘干:过筛网后,将混合物干燥烘干;S3、烧结:加入匣钵,经烧结后自然降温,得到尖晶石镍锰酸锂;S4、颗粒处理:将烧结物料经机械磨处理,获得纳米级镍锰酸锂;S5、包覆:将磷酸锰锂微粉加入镍锰酸锂中,先进行高速混合后进行低速混合;S6、二烧:以700‑750℃将混合物进行二烧,后自然降温取出;S7、颗粒处理:经气磨,分级后获得成品镍锰酸锂;S8、筛分,包装即得。本发明的产品经包覆以后具有更好的耐高压性能,在4.5V电压平台进行充放电循环时,比原有镍锰酸锂材料循环性能提升了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锰酸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高容量、体积小、重量轻、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自商品化以来,已经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正朝向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及军用通讯设备等领域取代传统能源供给,越来越广泛的需求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的克容量及电压,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主流为高镍三元材料及高电压的镍锰酸锂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锰酸锂的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锰酸锂的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将锂盐、锰盐、镍盐按摩尔比1~1.2:1.3~1.8:0.3`0.5的比例称取,以固含量占35%~45%的质量份数添加去离子水置入行星式球磨仪,磨碎后取出;
S2、烘干:过60~90目筛网后,将混合物干燥烘干;
S3、烧结:加入匣钵,经800-900℃烧结15-18h,自然降温,得到尖晶石镍锰酸锂;
S4、颗粒处理:将烧结物料经机械磨处理,获得D50为16~18μm的纳米级镍锰酸锂;
S5、包覆:将磷酸锰锂微粉加入镍锰酸锂中,先进行高速混合后进行低速混合;
S6、二烧:以700-750℃将混合物进行二烧,4-5h后将烧成料自然降温后取出;
S7、颗粒处理:经气磨,分级后获得成品镍锰酸锂;
S8、筛分,包装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锂盐、锰盐、钛盐的摩尔比为1.1:1.5:0.5。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烘干后过80目筛网。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将磷酸锰锂微粉以20ppm比例加入镍锰酸锂中。
进一步地,步骤S7中,经气磨,分级后获得D50为15μm的成品镍锰酸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将锂盐、锰盐、镍盐经水系混合后直接烧结,相比传统的将锰盐、镍盐以共沉淀法制造成复合氧化物,工艺要更加简单,并且环保;
2、以高温一烧后低温二烧的工艺完成产品的合成和后期的包覆,其包覆物磷酸锰锂的选择,在之前镍锰酸锂合成中未曾出现;
3、产品经包覆以后具有更好的耐高压性能,在4.5V电压平台进行充放电循环时,比原有镍锰酸锂材料循环性能提升了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