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6320.7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田佳磊;侯芸;董元帅;田春玲;牛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性能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上设有承压支架,所述承压支架上连接有第一压力板,所述第一压力板的下面连接有压力头,所述承压支架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压力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压力头上,所述压力头的正下方设有滑动试件底座,所述滑动试件底座安装在所述装置底座上。本发明提供的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地实现对沥青冷补混合料的性能检测,可以对沥青冷补混合料的强度及其形成规律进行评价,为沥青冷补材料的比选和适用条件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以其良好的路面性能,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类型。然而随着车流量的日益增长,沥青路面坑槽病害问题也日益显著,沥青路面坑槽是日常养护中最常见有最难处理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或者潮湿的雨季,常规的热补料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坑槽进行修补。冷补沥青修补料实现冷拌冷铺,可一次生产拌合,储存备用,随用随取,无需二次加热,使用方便,快捷环保。在低温季节或阴雨潮湿季节出现破损,传统热补料无法及时修补,破损将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了实现对低温季节或多雨潮湿季节沥青路面坑槽的及时修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室内和现场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国内相关高校及科研部门曾预制专门用于修复坑槽的特殊沥青混凝土块,以弥补普通冷补料在早期强度及强度形成时间、最终强度仍然存在的短板,而现有的检测手段不能很好模拟和表述冷补料在这三个方面的性能指标。
因此,如何更加方便、准确地实现对青冷补混合料的性能检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地实现对沥青冷补混合料的性能检测。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冷补混合料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上设有承压支架,在所述承压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压力板,所述第一压力板的下面连接有压力头,在所述承压支架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供所述压力头穿过的限位孔,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压力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压力头上,在所述压力头的正下方设有滑动试件底座,所述滑动试件底座安装在所述装置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支架包括前承压柱和后承压柱,所述前承压柱和后承压柱的底端分别与所述装置底座的左右两端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前承压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后承压柱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承压柱的上部和所述后承压柱的顶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压力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前承压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压力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三压力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压力板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轴承与所述后承压柱的顶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板的上面连接有压力杆。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头的底部连接有贯入压力针。
具体地,所述滑动试件底座中设有载荷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压力头的顶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横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底座包括前支撑座、后支撑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支撑座与所述后支撑座之间的支撑底板;所述前承压柱与所述前支撑座相连,所述后承压柱与所述后支撑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6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