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座式骑乘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7391.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堀内哲;井上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4 | 分类号: | B62K11/04;B6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座式 骑乘 车辆 | ||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包括能够容易地以距地面的大高度布置的轻质底罩(46)的鞍座式骑乘车辆,提供这样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其包括布置在发动机(11)的前方和下方的底罩(46),其中所述底罩(46)包括:底罩主体部(61),其覆盖所述发动机(11)的前侧、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表面盖部(64),该下表面盖部是与所述底罩主体部(61)不同的主体,所述下表面盖部(64)连接到所述底罩主体部(61)并且布置在所述发动机(11)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上,公开了左右剖分式底罩,该底罩覆盖鞍座式骑乘车辆中的发动机的前部、左侧和右侧。底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和右侧,发动机护板布置在发动机和底罩之间(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开2016-168948号公报)。
通常,由FRP树脂等模制的左右剖分式底罩覆盖发动机的下部分。
在日本专利特开2016-168948号公报中描述的底罩中,两个盖部件覆盖发动机下部的前部、左侧和右侧,并且盖部件较大。由诸如金属之类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发动机护板附接到发动机的下前侧和下表面。
一般左右剖分式底罩通过手工铺叠成型法等制成,从而难以提高制造效率。当使用例如金属模制时,在模制中存在限制,并且鉴于制造效率部分弯折较少。底罩成形为避开来自发动机的热,并且底罩具有在发动机下方伸出的形状。
以这种方式,在传统技术中难以在构造具有重量轻和低成本的底罩的同时确保底罩离地面的高度大。而且,当底罩的一部分损坏时,需要更换大的部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鞍座式骑乘车辆中使用的底罩中构造重量轻且成本低的底罩的同时容易地增大底罩离地面的高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设计底罩的外观方面的自由度,以提供具有高行驶性能的包括具有优良外观的底罩的鞍座式骑乘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该鞍座式骑乘车辆包括:发动机(11);以及布置在所述发动机(11)前方和下方的底罩(46),其中,所述底罩(46)包括:底罩主体部(61),其覆盖所述发动机(11)的前侧、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表面盖部(64),该下表面盖部是与所述底罩主体部(61)不同的主体,所述下表面盖部(64)连接到所述底罩主体部(61)并且布置在所述发动机(11)下方。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罩主体部(61)可以包括覆盖所述发动机(11)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侧表面部(62,63),并且所述侧表面部(62,63)的下端的高度可以与所述下表面盖部(64)的高度相同。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底罩主体部(61)和所述下表面盖部(64)的配合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切除部(46a),该切除部朝所述发动机(11)的排气装置(33)并且朝所述排气装置(33)的后侧变宽。
在本发明中,按如下构造。朝所述底罩主体部(61)和所述下表面盖部(64)中的一者突出的突出部(61f)设置在所述下表面盖部分(64)的前侧。与所述突出部分(61f)配合的开口部(64e)可以设置在所述底罩主体部(61)和所述下表面盖部(64)中的另一者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下表面盖部(64)的材料可以是聚丙烯。
在本发明中,所述下表面盖部(64)的表面可以不被涂覆。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该鞍座式骑乘车辆包括:发动机;以及布置在所述发动机前方和下方的底罩,其中,所述底罩包括:底罩主体部,其覆盖所述发动机的前侧、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表面盖部,该下表面盖部是与所述底罩主体部不同的主体,所述下表面盖部连接到所述底罩主体部并且布置在所述发动机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