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坠井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7650.8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2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鲸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2 | 分类号: | B66B5/12;B66B5/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梯坠井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井底端的气胀袋和安装在导轨上的速度感应器,速度感应器位于导轨靠下的位置,所述气胀袋右侧设有风机,风机与气胀袋连通,气胀袋下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下端设有电磁阀;通过气胀袋进行缓冲减震,缓冲效果好,收缩后的气胀袋不占用空降,降低了电梯井的深度,减少安装及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梯坠井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电梯主要包括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机房部分设有曳引机和控制箱,曳引机通过钢丝绳来吊动轿厢在井道内上下移动,现有的井道底部均设有缓冲机构用于轿厢缓冲,但是现有的缓冲机构多是采用弹簧式缓冲,通过在一个套筒中设置伸缩杆,并在伸缩杆和套筒之间设置弹簧的形式,但是弹簧式缓冲缓冲距离短、效果差,若是发生坠井情况时,弹簧式缓冲无法很好的保护轿厢中的人;弹簧式缓冲通常具有一定的高度,占用的空间较大,增加了井道的深度,增加了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坠井缓冲装置,缓冲效果好,能够更好的保护轿厢中的人,占用的空间小,降低了安装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坠井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井底端的气胀袋和安装在导轨上的速度感应器,速度感应器位于导轨靠下的位置,所述气胀袋右侧设有风机,风机与气胀袋连通,气胀袋下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下端设有电磁阀;
所述气胀袋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位于气胀袋外侧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下端与底板铰接,第二挡板上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向外侧倾斜,弧形板外侧设有套筒和伸缩杆,伸缩杆下端深入到套筒中并在套筒中滑动,套筒下端与底板铰接,伸缩杆上端与弧形板铰接,伸缩杆上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伸缩杆上端设有第一挡板,第一压缩弹簧上端与第一挡板接触,第一压缩弹簧下端与套筒接触,套筒上设有检测开关;
所述气胀袋与底板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有四个,四个定位机构分别位于底板四个角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壳体和活动杆,底板上设有凹槽,壳体深入到凹槽中并与底板之间活动连接,活动杆穿过壳体并在壳体内滑动,活动杆上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活动杆内设有第三挡板,第二压缩弹簧左端与第三挡板接触,第二压缩弹簧右端与壳体内壁接触,活动杆位于第三挡板外侧设有连杆,壳体上端设有长条槽,连杆上端穿过长条槽,连杆上端与气胀袋下端连接。
进一步地,底板通过工字钢固定在电梯井底端,底板与工字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速度感应器位置位于地下一层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中间位置与出气口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出气口穿过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下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为直角板,直角板垂直面固定在第二挡板内侧面下端,直角板水平面与底板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端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采用弹性片,凹槽前后侧面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采用弹性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配合,凹槽前后侧面设有滑道。
进一步地,连杆上端设有锁扣,气胀袋下端面设有绑带,锁扣与绑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两侧设有电机,气胀袋两侧面顶端设有连接环,电机输出端通过绳与连接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鲸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鲸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组架结构的电梯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