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镉稻米及其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7835.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爱生;胡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5/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米 及其 种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降镉稻米及其种植方法;降镉稻米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旱耕垄作;浸润式灌溉;活化并稀释表层镉;保护根系。上述种植方法,采取了四项层层相扣的相互关联步骤,完美地设计了降镉体系,其中一方面养根护根阻止吸收表层镉到植株内部,另一方面以釜底抽薪方式驱除表层镉,在此过程中不像传统技术刻意钝化固定镉,而是与之相反地进行活化镉,以利于镉的表面富集变为分散脱离表土层,达到降镉的目标,并且在降镉过程中实现标本兼治,以农业耕作技术改革实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在降镉过程中增产增收,降低劳动和资金技术和物资的投入,易于推广,使环保产业由过去需要“输血”的产业变成一个本身就有造血功能的环保农业产业共生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稻属植物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降镉稻米及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土壤镉污染治理和稻米降镉技术莫衷一是,局面混乱,至今没有系统规范的降镉技术理论和降镉方法。一方面是由于对镉污染形成的原因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本申请发明人自1985年开始,30多年如一日在农村第一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发现我国镉污染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上世纪80-90年及至世纪末和21世纪初,矿产资源开发,走的是矿产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锌冶炼厂只上了三分之一的设备将锌低成本冶炼出来,还有三分之二的环保工艺和伴生矿物质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工艺被省略了。这种工艺生产的铜镉渣被一些乡镇企业做成锌肥,通过农业部门锌肥推广施用于稻田,当时的铜镉渣含镉3%-16%,平均含量约8%左右,超标数千倍。其次是金属冶炼厂的烟气,铁矿等矿石中的镉在经过1100度高温时会变成烟气挥发出来,因此通过空气污染也是一个原因。这两种烟气污染造成了农田重金属表层富集,恶性循环,但由于污染源表浅,总量不多,治理方法得力就较为容易治理。
另一方面是对于水稻的镉污染的途径没有精准把握,造成治理方案上不能对症施治。在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的镉是通过蒸腾拉动被动进入植株体内,再通过茎叶等细胞组织经过细胞膜转运进入植株体内并运输到种子果实等经济产品部位。这造成了镉进入体内的主动吸收与被动吸收的二象性。这样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其实,镉进入植株体内首先是被动进入,贮存在植物体内运输系统和组织液系统中,再经主动转移进入细胞代谢体系的。所以只要扼住被动进入这个关键点就可以达到降镉的目的,而主动吸收运转是一个二级效应,不要考虑它。也就是说,被动吸收就是通过毛细管作用通过毛细引力进入植株的,而毛细管的入口是水稻根系腐烂的部分,支根和根毛脱落形成的毛细管的入口。
目前的降镉方法主要是原位钝化降镉,这种错误方法加剧了镉在表土层的恶性循环,等效于在表土层不断施入镉污染物,是一个犯了方向性错误的降镉手段。施石灰只能短期内降低土壤中的活性镉,实际上增加了镉在表土层中停留的时间,效果与污染等效。同时,抛荒休耕造成土壤资源的巨大浪费,效果不理想,种植户的收入明显降低因而配合意愿不强;且轮作需要国家补贴巨大,因此这也是权宜之计。此外,种植富镉植物的生物移除降镉方法成本太高,效率低,收益低。
目前我国镉超标稻田有30%左右,严重的地方达到70%或90%,治理费用上的天价体量是国家和个人都很难承受的,而且目前高效快捷的治本之法还没有出现。另一种方法是深耕改土,这是一种有效的低成本治理方法。但降镉的幅度小,需要工程机械配合,成本较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镉稻米及其种植方法。
一种降镉稻米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旱耕垄作;浸润式灌溉;活化并稀释表层镉;保护根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薯苗大棚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