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充电桩的集中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8581.2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亿科康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1111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控制器 充电桩 电池管理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 读卡器装置 充电接头 计量电表 输出端 电源控制接口 通讯接口装置 无线通信单元 输入端连接 数据输出端 数据输入端 第一数据 资源管理 集中器 输入端 智能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充电桩的集中控制系统,包括ARM控制器、继电控制器、充电接头、电池管理系统、显示单元装置、计量电表、读卡器装置、无线通信单元装置、通讯接口装置、集中器和PC机;继电控制器与ARM控制器连接,继电控制器与充电接头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与ARM控制器的电源控制接口连接,显示单元装置的输入端与ARM控制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计量电表的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读卡器装置的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提高了充电桩资源管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充电桩的集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地快速发展,带动了配套充电设施的普及和应用,针对不同的电动汽车车型,提供相应等级的交流电能或直流电能。现有的充电桩控制系统,大都是在电站分立控制,不能适应未来逐渐联网化充电资源管理的需求。
例如,公开号为CN20763100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桩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电能储存模块、集中控制器以及报告生成模块,报告生成模块与集中控制器连接和手机客户端连接,报告生成模块对集中控制器传送的信息起到统计综合的作用,并将其生成报告,手机客户端能够对附近的充电桩实时定位,同时将对应充电桩的各种性能参数反馈到手机客户端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定位充电桩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能根据每个充电桩的型号、电流、电压及其健康状况等各种功能参数生成报告,并且反馈给客户端,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匹配的充电桩,节省用户时间。但是,仍存在缺陷,没有解决联网化的问题,分立的控制系统不能适应充电设备逐渐物联网化发展的趋势,多个充电桩进行充电时,无序的充电方式将导致充电庄的负荷较大,资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充电桩的集中控制系统,提高了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提高了充电桩资源管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集中控制系统,包括ARM控制器、继电控制器、充电接头、电池管理系统、显示单元装置、计量电表、读卡器装置、无线通信单元装置、通讯接口装置、集中器和PC机;所述继电控制器与ARM控制器连接,所述继电控制器与充电接头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ARM控制器的电源控制接口连接,所述显示单元装置的输入端与ARM控制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计量电表的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读卡器装置的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一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二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集中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第三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集中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PC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单元装置包括LCD液晶显示器和LED显示器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装置包括WIFI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接口装置把包括RS485接口和RS232接口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包括CAN总线接口,ARM控制器通过所述CAN总线接口与集中器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电源单元装置,所述电源单元装置与ARM控制器的电源端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ARM控制器、继电控制器、充电接头、电池管理系统、显示单元装置、计量电表、读卡器装置、无线通信单元装置、通讯接口装置、集中器和PC机等,提高了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提高了充电桩资源的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亿科康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亿科康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8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序智能RGV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