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螺旋桨顺桨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8763.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珏;王宁;刘松;兰颖;周艳红;李艳红;郭建祥;曹德松;史晓雪;陈风;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38 | 分类号: | B64C11/38;B64C1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中兴 |
地址: | 071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泵 顺桨 飞机螺旋桨 滑油 电机 螺旋桨 减压阀 电磁阀切换 电机驱动 控制逻辑 双向旋转 高压油 止回阀 增压 进油 油路 油腔 油箱 加压 飞机 改进 | ||
本发明属于飞机螺旋桨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螺旋桨顺桨泵。本发明包括电机、齿轮泵、减压阀,其特征为:所述电机为可双向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齿轮泵旋转,齿轮泵对滑油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滑油;所述齿轮泵两个口都可从邮箱进油;所述齿轮泵两个口分别设置止回阀,以防止齿轮泵增压的高压滑油进入油箱。本发明取消电磁阀切换油路的过程,通过顺桨泵的改进设计直接将顺桨泵的高压油进入到螺旋桨小距油腔,减少了飞机重量和螺旋桨顺回桨的控制逻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螺旋桨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螺旋桨顺桨泵。
背景技术
在螺旋桨控制系统中,发动机未启动情况下,为检测螺旋桨桨距角能够在整个范围内变化,需要在地面对螺旋桨桨距进行检查。因此,在螺旋桨控制系统中存在着一套驱动顺回桨的装置,实现螺旋桨地面桨距角的检查。
传统螺旋桨的驱动顺桨的步骤:驱动顺桨泵上的电机工作,电机驱动顺桨泵上的齿轮泵旋转,齿轮泵对滑油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滑油,高压滑油通过桨距控制装置进入到螺旋桨大距油腔,使得螺旋桨变大距顺桨。
传统螺旋桨的驱动回桨的步骤:驱动顺桨泵上的电机工作,电机驱动顺桨泵上的齿轮泵旋转,齿轮泵对滑油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滑油。此时,接通桨距控制装置中的切换油路电磁阀,使得高压滑油进入到螺旋桨的小距油腔,使得螺旋桨变小距回桨。其缺陷是变小距回桨需要一套切换油路电磁阀来切换活门和油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螺旋桨顺桨泵,取消电磁阀切换油路的过程,通过顺桨泵的改进设计直接将顺桨泵的高压油进入到螺旋桨小距油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螺旋桨顺桨泵,所述顺桨泵包括电机、齿轮泵、减压阀,其特征为:所述电机为可双向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齿轮泵旋转,齿轮泵对滑油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滑油;所述齿轮泵两个口都可从邮箱进油;所述齿轮泵两个口分别设置止回阀,以防止齿轮泵增压的高压滑油进入油箱。
假定两个口分别为A口、B口;当电机输出轴正转时,驱动齿轮泵中的主动齿轮旋转,滑油从B口进入,齿轮泵对滑油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滑油,高压滑油从A口流出,经过减压阀对滑油压力进行调整,进入到桨距控制装置中,经桨距控制装置止回阀进入到桨距活门,经桨距活门进入到螺旋桨大距油腔,使得螺旋桨变大距顺桨;
当电机输出轴反转时,驱动齿轮泵中的主动齿轮旋转,滑油从A口进入,齿轮泵对滑油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滑油,高压滑油从B口流出,经过减压阀对滑油压力进行调整,进入到桨距控制装置中,经桨距控制装置止回阀进入到桨距活门,经桨距活门进入到螺旋桨小距油腔,使得螺旋桨变小距回桨。
进一步的,所述减压阀安装在齿轮泵上,起到限制高压滑油压力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桨距控制装置大距油路和顺桨泵变大距高压油路之间设置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桨距控制装置小距油路和顺桨泵变小距高压油路出口之间置止回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飞机螺旋桨顺桨泵,取消电磁阀切换油路的过程,通过顺桨泵的改进设计直接将顺桨泵的高压油进入到螺旋桨小距油腔,减少了飞机重量和螺旋桨顺回桨的控制逻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齿轮泵示意图;
其中,1-止回阀Ⅰ、2-止回阀Ⅱ、3-止回阀Ⅲ、4-止回阀Ⅳ、5-减压阀Ⅰ、6-减压阀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为了满足本发明顺桨装置实现顺回桨的需要,需要齿轮泵两个口A口和B口,都能够从油箱进油,为防止齿轮泵增压的高压滑油进入,需在A口和B口分别设置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8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驱动装置
- 下一篇:高福勒襟翼致动装置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