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0914.5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辉;李琳;叶圣;李勇;冼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苗艳荣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模块 换热器 双股 缠绕管式换热器 螺旋缠绕管 分析系统 换热 换热器模块 初始界面模块 结构计算模块 软件开发技术 设计计算模块 工艺计算 换热工艺 设计计算 设计效率 设计周期 单股流 单极 多极 分析 | ||
1.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包括:
缠绕管的选择计算;
流体介质物性参数计算;各种流体介质的基本物性参数是通过查找工艺手册或标准获得的,比如密度和粘度;在设计缠绕管式换热器时,根据种流体介质的基本物性参数,需计算管内导热系数及传热系数和壳侧导热系数;
管道排列与配管方法计算,多股和多级需分别计算每种介质管子数s1、s2……sn,其次计算出每种介质所需要的管缠层数,再计算缠绕管上升距离、缠绕管上升角和芯筒直径;
几何参数计算,首先需计算换热管的尺寸、确定管子数、管缠层数、缠绕管上升距离、缠绕管上升角和芯筒直径,其次计算筒体、封头、接管以及其它附件尺寸;
传热系数计算;
管壳程压力损失;
结构设计计算,根据用户给定设定条件,计算压力、温度和设备选用材料等,计算筒体和封头尺寸以及接管和其它附件尺寸;
将所有的设计计算结果保存在Excel表格中,由Matlab调用Microsoft Excel的Worksheet对象,并访问在Excel应用程序中的从属对象属性和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管的选择计算包括:
在同一个换热器中应使用相同规格的管子,管壁厚公式:
式中,δ:管道的管壁厚;pc:工况下的工作压力;d0:管道外径;Φ:焊缝系数;[δ]t:对应温度许用应力,值取和中的较小值;多股和多级的换热器有很多根管子,根据每根管子的参数,计算出每根管子的厚壁,选取最大的厚壁作为最终的规格标准;
(1)单股管束的确定
①假设管内流速vi,根据选取好的管子规格和流体流量来假设管内流速vi;
②求得理论所需管束:
式中:Gi:体积流量,m3/h;
vi:流体流速,m/s;
ρi:流体密度,Kg/m3;
(2)多股和多级的管子根数的确定,多股和多级需分别计算每种介质管子数s1、s2……sn;
①各种介质的管内流速vi,根据选取好的管子规格和流体流量来假设管内流速v1、v2……vn;
②求得理论所需各种介质的管束:
式中:Gi:体积流量,m3/h;
vi:流体流速,m/s;
ρi:流体密度,Kg/m3
由各管内流体参数计算出s1、s2……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9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